江南梅雨季,青瓦白墙的云溪镇上,百年梨园"香雪坞"的梨树又挂满了青涩的果子。梨园主人林鹤年是远近闻名的种梨高手,他培育的"玉露香"梨个大皮薄、汁水丰盈,每年中秋上市都被抢购一空。
这年入夏,梨园里却怪事频发。先是守园的老周头发现,清晨总有几棵梨树的叶子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七彩光晕。更蹊跷的是,这些梨树结出的果子竟比旁的早熟了半月,还散发着一股从未闻过的甜香,引得方圆十里的蜜蜂都成群结队地飞来。
林鹤年蹲在树下仔细端详,发现这些果子表皮泛着淡淡的霞光,用手轻轻一触,竟传来细微的嗡鸣。他摘下一颗切开,果肉白如羊脂,中心却嵌着一点朱红,恰似胭脂滴入白雪。
"这莫不是传说中的'醉仙梨'?"林鹤年想起祖父留下的旧账本里,曾记载过香雪坞在乾隆年间培育出的珍稀品种。但自从那场百年不遇的寒霜后,醉仙梨的种苗就彻底绝迹了。
消息不胫而走,镇上最大的绸缎庄老板王有德带着银票找上门来。"林老板,这醉仙梨我全包了,价钱好商量!"王有德搓着肥厚的手掌,"听说这果子吃了能延年益寿,送给知府大人做寿礼最合适不过。"
林鹤年却摇头婉拒:"此梨来历蹊跷,贸然售卖恐生祸事。"这话传到王有德耳朵里,他冷笑一声:"不识抬举!"当晚,几个蒙面人翻墙进了梨园,试图偷摘醉仙梨。守园的老周头举着灯笼追赶,却见一道白影掠过树梢,惊起满树梨花,待追过去时,只在地上发现半片沾着露水的花瓣。
第二天清晨,林鹤年在梨园深处发现了奇怪的脚印。那脚印小巧玲珑,每个脚趾都分得很开,像是女子赤足留下的。顺着脚印找去,竟在一棵老梨树下发现了半枚玉佩,质地温润,上面雕刻着一朵含苞待放的梨花。
正当林鹤年对着玉佩出神时,村里的赤脚医生刘阿婆匆匆赶来:"林老板,快救救我孙女!"原来刘阿婆的孙女小翠偷吃了一颗醉仙梨,现在面色潮红,昏睡不醒。林鹤年立即摘下几片醉仙梨的叶子,煮成汤药给小翠服下。半柱香功夫,小翠悠悠转醒,眼里满是惊奇:"我梦见一位穿白裙的姐姐,她给我讲了好多好多故事..."
当晚,林鹤年抱着玉佩在梨园守到三更。月光如水,洒在满树梨花上,忽然一阵清风拂过,花瓣纷飞间,一位白衣女子款款现身。她长发如瀑,眉眼间带着盈盈笑意:"林公子,可还记得百年前的约定?"
原来,女子名叫梨娘,是乾隆年间香雪坞培育醉仙梨的花匠之女。那年她与进京赶考的书生定下白首之约,却因一场大火香消玉殒。她的魂魄附在梨树上,历经百年等待,终于等到林鹤年这个真心爱梨懂梨的人。
"醉仙梨三百年一现,食之可通灵,但需以真心养护。"梨娘轻抚梨树,"王有德之流心怀贪念,若将果子送入官场,定会惹来大祸。"林鹤年恍然大悟,当即决定将醉仙梨全部摘下深埋,只留下几枚果核细心培育。
王有德得知消息暴跳如雷,带着家丁来砸场子。谁知刚踏进梨园,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阵狂风卷起漫天梨花,打得众人抱头鼠窜。此后,再无人敢打醉仙梨的主意。
次年春天,香雪坞的梨花开得格外繁盛。林鹤年在梨树下摆了张石桌,常常对着虚空品茶,仿佛在与故人对饮。而他培育的新品种"醉仙醉"梨,虽然没有通灵之效,却有着世间少有的清甜,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幽香,仿佛是梨娘留下的一抹温柔。
从那以后,云溪镇流传着一个说法:在月白风清的夜晚,若你漫步梨园,说不定能听见一曲悠扬的笛声,那是梨娘在给她的知音吹奏心曲。而香雪坞的梨树,也年年结出最香甜的果实,守护着这片宁静的江南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