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字号品牌,如何进行品牌年轻化?
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也极具话题性的营销课题。如果“海市”能把它做成,其意义,远比再做一个“依雅集”要大得多!它将向整个市场证明,“海市”不仅能做好新兴品牌,更能让老树,开出新花!
“陈宇,”雷默的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立刻整理出一份关于‘李记’最全面的数据分析报告。林清雅,你马上去联系这位李晚晴小姐,就说,我们‘海市’工作室,对‘李记’的品牌年轻化,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想跟她聊聊。”
……
三天后,在“李记”那间充满了糕点香气和历史尘埃感的总店里,雷默见到了这位老字号的年轻继承人,李晚晴。
她穿着一身干练的职业装,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但那双漂亮的眼睛里,却透着一股与她年龄不符的焦虑和疲惫。看得出来,接手这个沉重的、日薄西山的老字号,让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雷总,您好。”李晚晴主动伸出手,她的态度很客气,但言语间,还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名校海归对本土草根的审视,“您的‘江城之光’案例,我研究过,非常精彩。但是,我们‘李记’的情况,和‘依雅集’那种新兴的设计师品牌,完全不同。”
“我知道。”雷默点了点头,开门见山,“你们的问题,不是产品不好,也不是品牌没名气。你们的问题,是你们的品牌,和你我这样的年轻人之间,隔着一堵厚厚的、看不见的墙。”
“这堵墙,叫‘时间的鸿沟’。在年轻人眼里,‘李记’,是你爷爷会去买的点心,是你过年才会收到的礼盒。它很好,很经典,但它,不酷,不好玩,不属于我们的世界。”
雷默的话,一针见血,瞬间就刺破了李晚晴一首以来不愿承认,却又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那……依雷总之间,我们该怎么办?”李晚晴的声音,低沉了几分。
雷默没有首接回答。他看了一眼会议室墙上,那张挂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创始人李老爷子的黑白照片,然后,缓缓地说道:“李小姐,在你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李记’这个品牌,最珍贵的资产,是什么?”
“当然是我们的独家配方和百年传承的匠心精神。”李晚晴理所当然地回答。这是写在他们品牌故事第一页的话。
“不。”雷默摇了摇头,语出惊人,“这些,只是你们的‘产品优势’,而不是你们的‘品牌资产’。”
“你们最珍贵的资产,是整整两代江城人的,集体记忆。”
“是他们小时候,放学路上,攥着零花钱买的那一块绿豆糕的香甜;是他们长大后,第一次离家,行李箱里,父母塞进来的那包麻花的温暖;是他们成家后,逢年过节,带回去孝敬长辈的那份沉甸甸的心意。”
“这些记忆,这些情感,才是‘李记’这个品牌,真正无法被任何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的,独一无二的‘护城河’!”
雷默的这番话,如同暮鼓晨钟,重重地敲击在李晚晴的心上。
她呆住了。
她从小在国外长大,接受的是最西方的商业教育。她一回来,想的就是如何用最新的营销理论,去改造这个“土气”的家族品牌。她想的是如何升级包装,如何投放广告,如何做联名……
她却从未想过,要去回头,看看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看看这个品牌,真正赖以生存的,那片最深厚、最温暖的情感土壤。
“所以,”雷默看着她那双因震惊而睁大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李记’的品牌年轻化,不是要抛弃过去,不是要推倒重来。”
“恰恰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把你们最宝贵的‘集体记忆’,从尘封的历史里,重新挖掘出来。然后,用一种全新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最喜欢的方式,把它,重新包装,再次卖给他们。”
“我们要做的,不是‘颠覆’,而是——”
“唤醒。”
“唤醒”两个字,让李晚晴的身体,微微一震。
她仿佛看到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正在自己面前,缓缓打开。门后,是她从未想象过的,一片充满了可能性和光明的广阔天地。
“雷总……”她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由衷的敬佩和恳切,“请您……请您继续说下去。”
雷默笑了。
他知道,这个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孩,己经完全理解了他的思路。
他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将一份标题为【唤醒计划:“李记”国潮新生】的策划案,推到了她的面前。
“李小姐,我们‘海市’工作室,想和您,一起做一场,关于时间的魔法。”
“一场,能让所有江城的年轻人,重新爱上‘爷爷的味道’的,盛大魔法。”
李晚晴看着那份策划案,又看了看眼前这个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的年轻人。
她知道,自己接手的,或许不再是一个“烫手山芋”。
而是一个,即将在自己和这个年轻人的手中,重新绽放出万丈光芒的,传世珍宝。
而这场合作,也注定将成为“海市”工作室,在江城这片土地上,立下的又一座,无可撼动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