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之路之焦点记录摘取
民生之路之焦点记录摘取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民生之路之焦点记录摘取 > 第6章 中国的三北工程

第6章 中国的三北工程

加入书架
书名:
民生之路之焦点记录摘取
作者:
璐薇伽罗
本章字数:
2552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三北工程是中国于1978年启动的跨世纪生态工程,全称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覆盖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区市,旨在通过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等手段改善生态环境。地理范围是横跨中国北方448.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6.7%,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时间跨度是规划73年(1978–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实施。2021–2030年为第六期,是攻坚关键期。核心任务是治理八大沙漠、西大沙地,遏制荒漠化扩展,构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2023年是三北防护林启动建设45年,建设面积占国土总面积45.4%的这一伟大工程,累计营造林保存面积4.76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84%。至今,继续推进“三北”工程,有利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致敬每一位“三北”人!

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北部的八步沙,因“出门八步就是沙”而得名。1978年,“三北”工程正式启动,开创了中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先河。从1978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1981年,八步沙“六老汉”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林场,与沙漠寸土必争。他们还约定,每家必须有一个“接锹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2023年6月,“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六老汉”所在的古浪县率先打赢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中的第一个歼灭战。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通过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中国在防沙治沙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沙退绿进,?黄沙渐隐,青绿蔓延……

“三北”工程开启以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增长到13.84%,4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得到初步治理,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4.5亿亩农田得到有效庇护。重点区域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如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率达80%。

标志性成果:一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建成2761公里绿色防护带,剩余285公里计划2024年底合拢。二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减少入黄泥沙,推广光伏治沙模式,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三是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加速歼灭流动沙地,重现草原风光。

2023-2025年的攻坚进展:三大战役成果,两年完成建设任务超1亿亩,中央投资577亿元,实施项目369个。近期目标是2027年前完成六期规划70%任务,基本完成三大战役主体任务;2030年全面实现“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

社会参与与未来意义是,一是全民行动: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我为三北种棵树”公益活动,吸引公众参与植树;孙杨、邢岷山等公众人物助力推广。二是全球贡献:中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大贡献国,荒漠化防治经验获国际认可,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范例。

三北工程不仅重塑了中国北方的生态面貌,更通过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探索出生态效益与民生福祉协同发展的路径,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未来十年攻坚战将持续巩固成果,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