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的蓝紫色花瓣在午后阳光里泛着光泽,花茎90 度首立立站在剑山上——在池坊花道中,夏日的鸢尾(常称"燕子花")被视为夏日的信使,其蓝紫色花瓣初绽于春末夏初,既承载着对春日芳菲渐逝的眷恋,又传递出迎接盛夏活力的喜悦。
《暮迟春深》(沈茗晣作)以鸢尾为主体,搭配凋谢的杜鹃与初绽槐花,呈现"人间西月芳菲尽,清露凝香待夏来"的时空对话,凸显池坊"以花观时"的哲学内核。玫瑰跪在蒲团上调整花材,只有在插花的时候,世间一切的烦恼,什么账单,肥胖,焦虑全都不存在了,只有眼前的花,和当下的一份专注。
"一朵花的美感,因为倾斜的角度不同,就会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表情。" 柴田老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和服腰带的丝绸摩擦声轻得像风拂过竹林。"所以插花的时候,首先要从各种角度,仔细观察花材。"
玫瑰盯着自己的作品,鸢尾枝叶的方位布局(左阳右阴)的自然秩序怎么看都有点奇怪,但自己的水桶里己经没有合适的叶材了,正在一番搜索时。
"老师,要倾斜到什么程度才能呈现出最美的效果呢?"学生 A 的问题像颗小石子投进寂静的水面。柴田老师将鸢尾插入剑山,花茎与瓶口水际高度形成恰好的比例。玫瑰这才恍然大悟之前自己的问题。
"中国有句话说的很好:必须苦其心志,多多尝试。除了自己去感受以外,别无他法。"
感受。玫瑰在心里默念这个词,指尖无意识地绞着围裙带子。"我好像什么都感受不到啊..." 她听见自己的声音飘起来,像片被风吹散的叶子,"或许我真的没有插花的天分吧。"
"池坊还有句老话," 柴田的声音里带着某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想要把花插好,不是靠手,而是要靠 ' 脚'。"
学生 A 噗嗤笑出声:"老师,用脚怎么插花呀?"
柴田老师没笑,目光落在玫瑰身上。
"不是用脚来插花,而是除了手以外,脚也要走到户外,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路走的越多,能感受到的东西也就越多……"她走到窗边,推开雕花木窗,午后的阳光涌进来,照亮她鬓角的银丝。
下课铃响时,其他同学己经用花袋包好花材,围着柴田老师道别。玫瑰快速整理完工具,想趁着人群散去时溜走,却被一支突然伸过来的鸢尾挡住去路。柴田老师站在她面前,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像剑山的尖刺般锐利。
"上个月,还有上上个月,你的课时费都没交哦。" 她的声音不高,却像块石头投进玫瑰心里,溅起慌乱的水花,"今天要不要把费用补齐?"
"老师,下礼拜我发工资再补行不行?" 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像寒风中的枯叶。
柴田老师没说话,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眼神带着怀疑的审视。玫瑰往后退了退,后腰撞上摆满工具的桌案,发出哐当一声响。就在她以为老师要继续追问时,柴田老师突然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拎出一袋番茄。塑料袋里面的番茄形状各异,有的带着虫眼,有的表皮皲裂,却透着股新鲜的、带着泥土气息的红。
"我老公自己种的,带回去尝尝。" 她把袋子塞进玫瑰手里,语气里难得带了点温度,"别看它长得不咋滴,特别有番茄味。"
“……不用了真不用……”
她实在不好意思不交学费,还拿人礼物,柴田老师却己经把袋子往她怀里一塞,转过身去收拾东西了。那袋歪扭的番茄,它们的形状,像极了此刻慌乱又感激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