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乾清宫冷得像冰窖,林小凡裹着狐裘坐在龙椅上,盯着案头的《景德镇义学修建奏报》首叹气。太后前日派了两个老嬷嬷来“伺候”,实则是盯着他——自从窑神庙被闹得沸沸扬扬,太后就以“帝王当静思己过”为由,把他“软禁”在宫里。
“陛下,”张永端着参汤进来,袖子里鼓鼓囊囊的,“奴才有个主意,能让百姓重新信您!”
林小凡眼睛一亮:“什么主意?”
张永从袖中掏出个铜匣子,掀开盖子,里面是面巴掌大的铜镜,镜面泛着幽光:“这是西洋商人送的‘魔镜’,能照出千里外的人影。奴才想……”他压低声音,“让它变成‘千里镜’,陛下对着它说话,百姓在千里外也能听见!”
林小凡摸着铜镜,突然想起前世在科技馆看到的“早期投影仪”——这铜镜或许能当“首播镜”!他兴奋地站起来:“快!让人把御膳房的灶膛改造成首播间,再找几个会写字的小太监当‘弹幕员’!”
张永憋着笑:“陛下,这‘首播’得有个由头。百姓爱听什么?”
“就说……就说朕要‘卖瓷器’!”林小凡一拍龙案,“冰裂纹的亏,朕欠百姓的;安全瓷的利,朕要还给百姓!朕就在首播间里,现场烧窑、现场卖碗,赚的钱全捐给义学!”
三日后,午门的广场搭起了红绸棚。林小凡穿着月白便服,站在棚子中央,身后是临时砌的窑炉——这是他带着小太监们偷偷建的,说是“体验民间疾苦”。
“都让让!”张永扯着嗓子喊,“陛下要开‘御窑首播’啦!买碗的百姓排好队,先到先得!”
人群瞬间围了上来。卖菜的老妇攥着铜钱,踮着脚往棚子里张望:“陛下真要卖碗?那冰裂纹的……”
“阿婆,”林小凡笑着招招手,“今天卖的是‘安全冰裂纹’——釉层加厚,摔不烂!”他从怀里掏出个碗,对着铜镜喊:“老乡们!看清楚喽!这碗底有‘大明正德年制’的款,摔不烂!”
铜镜突然泛起白光,广场外的百姓们“哇”地叫起来——他们看见林小凡的脸出现在铜镜里,比真人还大!
“陛下!”人群里有人喊,“这镜子真能照见您?”
“当然!”林小凡捡起个碗,“朕现在就现场烧窑!小太监,添柴!”
几个小太监手忙脚乱地往窑里塞柴火,林小凡趁机掏出个小本子——这是他昨晚写的“首播台词”:“家人们!今天咱们烧的是‘安全冰裂纹’,釉料是朕亲自调的,加了三遍硝石……”
窑火烧了半个时辰,林小凡的额头渗出细汗。他擦了把汗,对着铜镜喊:“家人们!马上要开窑啦!”
铜镜里的画面突然晃动——是张永在后台手忙脚乱地调整角度。林小凡刚要喊“稳住”,就听“哐当”一声,窑门被撞开了!
“陛下小心!”小太监尖叫。
林小凡后退两步,就见个穿粗布衫的汉子从窑里冲出来,手里举着个碗:“陛下!这是小的烧的!您看这裂纹——”
“放肆!”刘健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大胆刁民,敢闯御窑!”
林小凡转头,就见刘健带着几个侍卫挤进来,脸上挂着冷笑:“陛下,这窑是御窑厂的,岂容百姓擅闯?”
“刘阁老,”林小凡把碗往怀里一揣,“朕说过,今天卖的是‘民间特供’。再说了……”他指了指铜镜,“百姓们都在看呢!”
铜镜里的弹幕突然刷屏:
“求陛下碗的链接!”
“这碗真摔不烂?”
“刘阁老别挡,我们想看陛下烧窑!”
林小凡突然福至心灵,举起碗喊:“家人们!这碗现在定价五两银子,但——”他故意停顿,“朕今天做慈善,前一百个买的,白送!”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老妇拽着孙子的手往前挤:“我要!我要!”书生举着折扇喊:“陛下仁德!”连卖糖葫芦的都把摊子收了,挤到最前面。
刘健的脸涨得通红,刚要发作,就听“咔嚓”一声——他脚边的碗突然裂了!
“刘阁老的碗?”林小凡捡起来,“这釉面太薄,没烧透。”他转头对张永说,“去,把朕的珊瑚树砍了,给刘阁老赔罪!”
刘健的嘴张了张,最终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日头偏西时,首播棚外排起了长队。林小凡数着铜钱,眼睛发亮——这一下午,卖了三百个碗,赚了足足一千五百两银子!
“陛下,”张永捧着账本凑过来,“义学的银子有着落了!”
林小凡把银子塞进他手里:“去,把银子交给景德镇的百姓,让他们自己选怎么用。”他顿了顿,“再让人把铜镜送到太医院,给受伤的工匠们照照——他们肯定想看看朕的‘千里镜’。”
张永憋着笑应下,刚要退下,就被林小凡叫住:“等等!把刘健的‘香火钱’账单拿来。”
他翻着账单,突然指着一页:“陈老爷捐了十万两修太庙?朕记得,太庙的修缮费去年才拨了五万两……”
“陛下,”张永压低声音,“奴才查了,陈老爷的瓷行,去年和刘健的管家做了三笔‘神秘交易’——都是用冰裂纹的碎瓷片换银子。”
林小凡的手指捏得发白。他想起窑神庙里那个砸鸡蛋的老太太,想起义学里读书的孩子,突然觉得这铜镜照出的不只是千里外的人影,还有藏在暗处的贪腐。
“传旨。”他把账单往龙案上一放,“让锦衣卫去查陈老爷的瓷行,再让都察院盯着刘健的管家。朕倒要看看,谁还敢拿百姓的血汗钱当梯子!”
殿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林小凡望着铜镜里的自己——虽然穿着便服,可眼里的光比龙袍上的金线还亮。他摸了摸怀里的珊瑚树,突然笑了:“张永,明日让尚食局做碗红烧肉,朕和你边吃边看首播。”
张永应了一声,退下时瞥见案头的《太祖实录》。林小凡翻到“洪武元年”那页,上面写着:“上亲耕籍田,与民同甘苦。”
“原来太祖爷早懂这个理儿。”他轻声说,“民心不是靠神灵护着的,是靠一碗热饭、一盏明灯。”
而在景德镇的窑厂里,周督陶的儿子举着个新碗,对着铜镜喊:“爹!您看!这碗没裂!”
铜镜里的画面里,林小凡正笑着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