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去村里转转
凤宸睿笑着回答:“赵老爷,我们打算去村里转转。”
赵老爷一听,来了兴致,说道:“哦?那可否带上赵某一同前去?我对这村子也不算太熟,正好四处看看。”
宋馨云连忙说道:“赵老爷一起自然是好,大家一起热闹。”
于是,一帮人便在这寒冷的清晨,沿着村里的小路游逛起来。
走在路上,赵老爷看着周围的屋舍,感慨道:“这村子有些大,却也透着一股质朴的气息。只是这寒冬腊月的,百姓们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宋馨云点头道:“赵老爷说得是,所以我和六公子想着来村里看看,能不能为大家做些什么。”
十一在一旁好奇地问:“宋姐姐,你们能做啥呀?”
凤宸睿看了十一一眼,说道:“你呀,到时候就知道了。跟着多学着点你的耐心。”
一行人继续向前走着,路过一处农家小院,听到里面传来孩子的哭闹声。
宋馨云眉头微皱,说道:“不知这户人家发生了何事。”
赵老爷说道:“要不进去看看?说不定能帮上忙。”
凤宸睿点了点头,一行人便走进了小院子。
只见那房屋破旧不堪,墙体是用泥土砖堆砌而成,历经岁月与风雨的侵蚀,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裂缝,仿佛轻轻一推就会轰然倒塌。
屋顶覆盖着的茅草稀疏杂乱,有些地方甚至已经露出了黑色的房梁,寒风毫无阻碍地从缝隙中灌进去。
走进屋内,一股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
一家老小蜷缩在角落,身上盖着打着补丁、破旧单薄的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孩子们冻得小脸通红,鼻涕直流,哭闹声在这寒冷的屋子里显得格外凄凉。
一位老人剧烈地咳嗽着,每一声咳嗽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听着让人心如刀绞。
而那面容憔悴的妇人,正心疼地搂着几个孩子,眼中满是无奈与悲伤。看到有人进来,她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与警惕。
赵老爷见状,赶忙说道:“大嫂,莫怕,我们并无恶意,只是听到孩子哭声,想来看看能否帮上忙。”
妇人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多谢几位好意,只是这寒冬腊月,家里实在贫寒,柴火也快烧完了,所以没有什么可招待各位的,孩子们都没什么事,就是快冻坏了才哭的而已……”说着,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宋馨云心中一阵酸楚,缓步走到孩子们身边,轻轻摸了摸他们的头,说道:“大嫂,你别着急。我们今天来,就是想看看能为村里做点什么。像你们家这种情况,我们有办法能让屋子暖和起来。”
妇人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与期待:“真的吗?可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凤宸睿微笑着说道:“大嫂,不需要您出钱。我们打算在村里推广一种新的取暖法子,叫炕。”
话一出口,赵老爷和十一皆是满脸惊奇。
赵老爷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惑,忍不住问道:“炕?这是何物?从未听闻过。”
十一更是挠了挠头,睁大眼睛,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六郎,这炕是啥呀?听起来好怪,怎么能取暖呢?”
而那妇人一家也是满脸茫然。
妇人疑惑地看着宋馨云和凤宸睿,嗫嚅着:“炕?这……这是什么东西,真能让屋子暖和起来?”
几个孩子也停止了哭闹,睁着好奇的眼睛,奶声奶气地问:“姐姐,炕是什么呀,好玩吗?”
宋馨云含笑地耐心解释道:“赵老爷,大嫂,这炕是用砖石砌成,和灶台相连。平时做饭烧火的时候,热气就会顺着炕里的烟道走,能把整个炕面都烧热乎了。人睡在上面,可暖和了,而且还节省柴火。”
赵老爷恍然大悟,微微点头:“原来如此,竟有这般奇妙的法子,实在是闻所未闻。”
妇人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但眼中已多了几分期待:“真有这么好?可这东西,咋个砌法哟?”
宋馨云笑着说道:“大嫂,您放心。到时候我们会找人来帮您家砌,还会教您和村里其他人。等砌好了,您就知道有多暖和了。”
妇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赶忙拉着孩子们跪下,说道:“几位真是大好人啊,若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这冬天该怎么熬过去……”
一旁的十一也来了精神,说道:“宋姐姐竟然想到这样的法子,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到时候他们家就暖和啦!”
赵老爷连忙扶起妇人,说道:“大嫂快起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如今在你们村叨扰,能为你们做些事情是应该的。”
宋馨云看着这一家人,坚定地说:“大嫂,您放心,我们会尽快帮您把炕搭建好。不仅是您家,我们还想让村里家家户户都能用上这法子,让大家都能暖和过冬。”
妇人感激地点点头,说道:“几位的大恩大德,我们一家没齿难忘。以后若有需要,尽管吩咐。”
走出这户人家,宋馨云的心情愈发沉重,她看着凤宸睿说道:“看来这炕的推广刻不容缓,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在受苦。”
凤宸睿握住她的手,说道:“别担心,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让大家都过上暖和的日子。”
赵老爷也在一旁说道:“如果能用得上赵某的话,赵某也愿意出一份力。”
十一拍着胸脯说:“六郎,宋姐姐,算我一个!我也想帮大家!”
宋馨云笑盈盈的说:“你们都是善良之人,好,如果有需要,我一定不会跟你们客气的。”
众人相视一笑,在这寒冷的冬日里,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在他们心中蔓延开来,他们更加坚定了推广炕,帮助村民抵御寒冬的决心。
正在此时,村长带着一群人匆匆赶来,正好与宋馨云一行人碰上。
原来,方才他们逛村子的时候,有村民看到就去禀报给村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