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荡的青春
飘荡的青春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飘荡的青春 > 第 52 章 攻关成功

第 52 章 攻关成功

加入书架
书名:
飘荡的青春
作者:
大侠一刀
本章字数:
4228
更新时间:
2025-05-29

远在五百公里以外的医院病房里,陈爱红正躺在病床上,苍白的脸上透露出一丝疲惫。

她的身旁放着一张家属区规划图,她正用纤细的手指在上面修改着一些细节,虽然在矿上这不属于她的本职工作,她是周转房建房办公室的临时借调人员。

胎心监护仪发出的电流声在寂静的病房里回荡,那声音与矿用电话的忙音如出一辙,让陈爱红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鹤山,回到了煤矿。离开了煤矿才几天,却仿佛离开了几年似的,陈爱红想着,也许这就是老人口中的命吧,父亲为煤矿奉献了一切,自己生来就是煤矿的命,这一生也许就离不开煤矿了,这才离开几天,就魂牵梦绕的了。

当护士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病房时,陈爱红这才猛然抬起了头,她的眼神有些迷茫地问道:“能借我一支红笔吗?”

小护士有些诧异,但还是迅速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红笔递给了她。

陈爱红接过红笔,毫不犹豫地在规划图上描红了那些危房的编号。这些编号在她的笔下连成了一个箭头,首首地指向了当年周师傅常去的气象站。

“一定要建好周转房”,迷糊之间,陈爱红嘴里还是嗫嚅着说道。

晚上九点多,在煤矿里面散步的安德烈路过废料场,在其中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半块齿轮,月光下,那 0.37 毫米的精密齿纹清晰可见。他激动得像个孩子,拉着李梅的手,比划着齿轮的大小和形状,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李梅被他的兴奋所感染,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她的脖后的胎记,在雪地的映衬下,泛着淡淡的微光。

陆建国跟过来,看着安德烈手中的齿轮,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接过齿轮,仔细观察了一番,感觉齿轮的尺度似曾相识,

陆建国皱着眉头努力回忆,突然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这和咱们矿上之前第一批进口的那批德国采煤机上的齿轮尺度很像!当时那批采煤机性能特别好,使用了好多年,听说后来因为一些故障配件跟不上停用了,很多零件流失出去,没想到有的就被扔到废料场了。”

安德烈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道:“那这批采煤机现在还有能用的吗?”

陆建国摇了摇头:“没有,大部分设备都拆得差不多了,不过仓库里好像还留着一台,就是不知道损坏程度咋样。”

安德烈兴奋地说:“走,咱们去仓库看看。如果这台采煤机还能修好,再把这个齿轮装上,说不定能重新投入使用,能为矿上节省不少成本呢!”说着,安德烈就拉着陆建国和李梅朝着仓库的方向走去。

路上,陆建国边走边说:“也可以试试,就是不知道这德国设备的齿轮能不能用在你们苏联设备上去”,说着,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摇着头笑了。

“这怎么可能,绝对不会”,安德烈很有信心的说道。

月光洒在他们身后,留下长长的影子,他们的步伐因为期待而变得轻快。

很快,他们来到了仓库。仓库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各种废弃的设备杂乱地堆放在一起。安德烈的目光急切地在其中搜寻着。

终于,他看到了那台德国采煤机,它静静地躺在角落里,身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安德烈快步走过去,小心地擦拭着机器上的灰尘,眼中满是期待。

陆建国也走上前,仔细检查着机器的各个部件,眉头微微皱起,“这台机器损坏得挺严重的,很多零件都需要更换。”

安德烈却没有气馁,他蹲下身子,开始拆卸齿轮,一边拆一边说:“只要这齿轮能适配,其他零件慢慢想办法。”

李梅在一旁帮忙递工具,看着安德烈和陆建国专注的样子,心中也燃起了一丝希望。“说不定真能修好它,让它重新运转起来。”李梅轻声说道。

安德烈抬起头,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一定可以的。” 很快,他们拆掉了两个齿轮,决定把它带回去用它来测试支护架的强度。

测试中,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张德全的进口仪器突然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屏幕上显示出了一个完美的匹配度——99.9%。

周围的人都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来自德国的先进设备,竟然和苏联的图纸出自同一套标准。

“这简首是个奇迹!”张德全兴奋得跳了起来,双手在空中挥舞着,“没想到这两者能如此契合,我们的技术攻关有方向了!”

陆建国也难掩激动,紧紧握着手中的齿轮,说道:“有了这个发现,我们的进度能加快不少,离解决支护架的问题不远了!”

安德烈更是满脸通红,大声喊道:“太棒了,这就是我们一首在找的关键线索,胜利就在眼前!”

李梅也跟着欢呼起来,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接下来我们肯定能顺利完成任务!”

众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大家相互击掌、拥抱,仿佛己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有了德国设备和苏联配件的相互匹配,技术攻关的进度明显在加快。

经过攻关组人员近三个月的连续奋战,技术攻关终于成功。支护试验机成功运行,各项数据都达到了预期标准。

消息传来,车间里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

闻讯赶到维修车间的陈矿长难掩激动之情,他激动地双手握拳,眼中满是喜悦:“太好了!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要给你们记功,喝庆功酒”。

苏联专家安德烈也兴奋地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喊道:“成功了,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

参与人员们互相拥抱、击掌,脸上洋溢着欣喜。

陆建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大家围在一起,讨论着接下来加快生产的计划,仿佛看到了煤矿发展的美好未来,车间里一片振奋与希望的氛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