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州
秋风拂过,在那广袤的田亩之中荡起道道金色波浪。
农人顶着大日,熟练收割田地中的作物,一片繁忙之景。
龙骧军节度府此时却正在设宴,宴请来自洛都的天使。
“范大人当真是好酒量,且再饮一杯!”周浩然气度恢弘,亲自对下首一人敬酒。
这人身着浅绯色的圆领襕袍,头戴黑色幞头,腰间挂着一个银色鱼袋,浑身散发着一股典雅而庄重的气质,正是此次朝廷派到龙骧军的天使,中书舍人范文山。
范文山此刻己经是喝的两颊通红,满身酒气,有些慵懒的摆了摆手:“周节帅,你这日日宴请,每次都将我灌的酩酊大醉,在下属实是吃不消了。”
“还请放我回洛都,向朝廷复命吧!”
“哎——范大人好不容易出洛都一趟,何必着急回去?莫不是嫌我均州偏远,招待不周?”周浩然笑着挽留,又对其身边侍奉的两名女子使了个眼色。
那两名女子容貌秀丽,身上仅穿着一袭纱衣,得了周浩然的暗示,娇柔妩媚的身躯立马便紧紧贴在了范文山身上,让后者好一阵乐不思蜀。
顷刻,酒宴结束,范文山搂着二女回房休息。
望着宴席这一片狼藉,周浩然眼神逐渐冰冷,“去看看令使还没回来?”
其身边一亲卫立马出门,不多时便带着一风尘仆仆的使者回来,向周浩然复命。
“让我猜猜,那申匡隐不会还没有动身的意思吧!”周浩然嘿笑一声,虽然声音不大,但却让那使者浑身一颤。
“大帅,我此次前去,却见其营寨人马己经全部出动,似是,似是在割城外麦田。”
听了使者的汇报,周浩然先是一愣,随后笑了起来:“我说此人怎么敢违抗军令,原来是为了宛县之粮,当真是小家子气。”
“如此,其收拢完粮草,应当便会回返,你继续关注便是。”
“是!”那使者见大帅不再发怒,终于松了口气,躬身离开。
身后的周浩然却是眼中沉思之色,突然干咳几声,原本有些苍白的面上便一片潮红,口中喃喃自语;“申匡隐,我的申大将军,我应当拿你怎么办才好...”
······
此时,襄州宛县县衙内,也己经是沸腾一片。
罗石拍着桌子大喊:“我说那申匡隐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原来是为了城外之粮!大哥,我们总应该做点什么,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们把百姓的粮食收走吧!”
此言一出,当即得到了不少将校的支持,申匡隐此举,实在是太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仿佛就是笃定他们不敢出城一般。
罗玄却没有理会这些人,只是将目光转移到此地主官身上,“虞汲,你来这宛县也有多日,若城外粮秣尽数被收走,要保障全县不饿死人,有多大的缺口?”
虞汲在月余前被罗玄调到此地担任代理县令,早就摸清楚了宛县内外的情况,听到罗玄问话后,立马出列一拜,侃侃而谈:“回禀主公,宛县共有户三千五百七十余,丁口一万七千西百五十余。”
“因为多是老弱,每人一年大约需要粮食西石,县衙府库内还有存粮约两万石,缺口则在五万石左右。”
五万石粮食,倒并不是太多,此前罗玄在乐安缴获了数十万石粮草,五万石大概只有十分之一。
但账可不是这么算的,原本宛县在秋收后应该给帅府上交数万石的税赋,现在却全没了,综合一算这次定难军损失粮食在十万石以上!
这账很好算,在场文武都是一时英杰,听到这个数额都是议论纷纷,满脸不忿之色。
只有罗玄依旧平静如初,看着虞汲那张黑瘦了不少的脸,眼神中尽是满意。
此人乃是他自平县挖掘而出的人才,当初还是一脸孤寒之相,如今再看,得到重用之后其天命己经突破到了淡红,且高达三尺,显然根性己成。
且其天命周围的才气亦是增加了不少,应当在忙碌县内事务的同时,依旧勤奋苦读上进,当真是可用之才。
若其天命再提升一些,倒是可以考虑将其升到帅府之中任职。
而一众文武在喧闹之后,也逐渐平静了下来,见罗玄那般毫不在意的表情,又结合其对虞汲的问话,心中暗自思忖:难不成主公己经打定主意放弃城外之粮?
如此倒是稳妥,且可以保存定难军的势力,再安心发展几年,未尝不能赶超申匡隐,再报此仇。
于是就在众文武心态也随之变化之时,却突然听到主座上罗玄一声轻喝:“申屠甲、罗石、贺胜听令!”
那三将被罗玄点名先是一愣,随后马上俯首作揖:“末将在!”
“令你三人各自整顿麾下兵马,等我军令,便立即出城作战!”
“是!”
罗玄随后又看向一干文臣,“尔等也去准备粮草器械,保障大军后勤!”
“是!”
一众文武尽数肃然领命,没有任何迟疑的出去准备。
临别之际,罗石再度回头,看向被自己视作神灵的那人,“大兄,我等此战必胜?”
“哈哈哈,”罗玄一声长笑,语气坚定道:“必胜!”
这二字从他口中吐出,落入所有人耳中,众人便如同听到天宪一般,原本肃然的气氛重新变得欢快起来。
三天后,宛县之粮在八千龙骧军民兵的努力下,己经尽数收割完毕。
“主公,此次我等收割此地之粮,共得粮草十五万石,足够我军一年之用!”有负责统计的军吏满脸兴奋的向申匡隐汇报。
只是申匡隐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高兴,反倒是目光幽幽的望向宛县方向,良久之后长叹一口气:“罗玄小儿当真是胆小如鼠,竟然连派人出城捣乱都不敢吗?”
他心中隐隐有一种预感,若是这次不能将罗玄解决,那以后就更难了。
只可惜,此人虽然年纪轻轻,用兵当真是沉稳,被割走全县之粮都能忍得住。
“罢了,回邓州吧!”
申匡隐最后看了一眼宛县,下达了命令。
于是一万三千余人马便护送着堆积如山的粮草,缓缓朝着邓州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