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守墓人
最后的守墓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最后的守墓人 > 第96章 卦骨永灼

第96章 卦骨永灼

加入书架
书名:
最后的守墓人
作者:
乔戈里feng
本章字数:
4274
更新时间:
2025-06-05

96. 卦骨永灼

吴前双膝跪地,面对着熊熊燃烧的陶窑,窑火映照出他的脊背,那脊背上的森森白骨在火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他的先天八卦图被剥离后,留下的伤洞深处,三根肋骨正随着火焰的节拍被灼烧着。这三根肋骨,是他身上仅存的卦骨,也是他最后的希望。

今夜,他要将这三根卦骨烧成一抔陶土,用来安葬南唐。他紧紧地盯着窑火,仿佛能透过那熊熊烈焰看到南唐的过去和未来。

“戌时三刻,离火归位。”吴前低声念叨着,他的声音在窑火的轰鸣声中显得有些微弱,但却充满了决绝。他伸出手,抓起一把混着血痂的黏土,那黏土中还夹杂着显德镇魂钉的碎屑,这些碎屑刺痛着他的掌心,仿佛在提醒他所背负的使命。

就在这时,窑口突然喷出一股热风,那热风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席卷着周围的一切。在这股热风里,吴前隐约听到了晋阳尸潮的哀嚎声,那声音凄惨而又悲凉,仿佛是无数冤魂在哭泣。

卦骨的灼光在这一瞬间穿透了时空,照见了陈桥驿的雪夜。在那个寒冷的夜晚,父亲吴卫国的金刚指如同闪电一般,瞬间捏碎了周恭帝的喉骨。吴前仿佛能看到父亲那冷酷的面容,以及他指甲缝里嵌着的半片《霓裳》残谱。

"爹,看清了吗?"吴前将残土摔向窑壁。土浆炸裂的刹那,火焰凝成吴卫国的虚影——他胸口插着刑天斧,斧柄梵文"阿鼻狱"正吞噬金刚指法。虚影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黥刻的《破阵子》:"西十年来家国..."

卦骨剧痛让吴前蜷缩在地。他摸到窑砖缝隙渗出冰水,指腹触及处竟显玉村人俑的陶纹。水流在窑口凝成李莫哀分娩时的胎衣形状,胎衣内壁浮出麻衣相术的"灼骨谶":"卦尽则人燔,燔则天下安。"

"那就烧!"他抽出肋骨掷入窑口。骨落火海的瞬间,整座邙山地脉化作透明——地下三百丈处,李璟冰棺被烈焰吞没,少年李煜的躯壳在棺中坐起,手中却捧着赵匡胤的颅骨!

当第二根卦骨离开身体时,原本熊熊燃烧的火焰突然变成了青紫色,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笼罩。吴前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在青紫色的火焰中,他竟然看到了吴青山的身影!只见吴青山的身体在火中逐渐重组,每一个关节都在精确地拼接,仿佛他是一个被精心打造的人偶。

随着吴青山的躯体逐渐完整,逆乾坤阵盘也缓缓嵌入他的胸口,瞬间化为一座熊熊燃烧的熔炉。炉内的铁水沸腾翻滚,不断冒着气泡,仿佛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而在这沸腾的铁水中,还漂浮着一些奇怪的物品。吴前定睛一看,惊讶地发现这些物品竟然是韩熙载的焦尾琴、李仲寓的胫骨笛,以及王屠户的獬豸刺青!

“师叔,你也是卦骨!”吴前突然发出一声惊呼,他的声音在火焰中显得格外突兀。然而,就在他话音未落之际,一股强大的力量突然涌上心头,让他猛地吐出一口鲜血。

与此同时,火中的吴青山胸口突然裂开,一道耀眼的光芒从中射出。吴前定睛一看,只见那光芒中竟露出半块先天八卦残片!

这半块残片,正是吴道子假死时缺失的那根脊骨!吴前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寒意,他终于明白,原来吴青山被炼成活尸傀儡的时候,就己经被植入了这枚骨卦。

烈焰如狂潮般席卷而来,紧紧裹住那半块残片。在高温的灼烧下,残片上渐渐显现出一行行古老的文字——“显德七年”的敕文烙印!

最后根卦骨在脊梁震颤。吴前扒开窑口,火光中跃出十万白山茶,花蕊坐着超脱的亡魂。王屠户的魂影按住他抽骨的手:"傻小子,卦不在骨!" 指尖划过吴前空洞的眼眶,灼痛突然转为清凉——泪腺残存的盐晶里,竟藏着微缩的洛水八卦图!

"坎水在瞳..."他大笑撕下卦骨。骨入窑口的刹那,整座陶窑轰然炸裂。火焰如金蛇窜向汴京,春风亭梁柱的《虞美人》词牌被引燃。赵光义在火中惨叫,龙袍烧出《麻衣相术》的"死相篇":"丙火焚心,癸水涸目..."

邙山最高处,吴前在余烬中扒出三件陶器:

骨灰瓮刻着李煜词魂所化野粟纹;

酒坛胎壁嵌满显德乐工名册瓷片;

陶埙吹孔是吴道子缺失的臼齿所镶。

当他轻轻吹响陶埙时,那悠扬而略带哀伤的曲调,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人们带回了他幼年的时光。那是在一座寂静的墓旁,他独自一人,用稚嫩的双手编织着属于自己的俚谣。

陶埙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音波如涟漪般扩散开来,扫过那片焦土。奇迹发生了,被烧焦的土地上,嫩绿的新苗竟然破土而出,仿佛是被这神秘的音律所唤醒。

叶尖上的晨露,晶莹剔透,映照出卦骨最后的一丝灼光。这光芒渐渐汇聚,形成了八句谶语,宛如幽灵般飘向西面八方。

"金甲尽作犁下铁,玉玺沉为灶底砖。" 这两句谶语似乎预示着权力的衰落和荣华的消逝。曾经的金甲辉煌,如今却沦为犁下的废铁;昔日的玉玺尊贵,此刻也只能深埋在灶底,成为一块平凡的砖头。

"霓裳曲葬春泥后,麻衣相焚野火前。" 这里描述的是美好的事物在时光的流转中被埋葬,而朴素的生活却在野火中燃烧殆尽。霓裳曲的华丽与麻衣相的质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卦骨灼透三更月,陶魂铸就五更天。" 卦骨在三更的月光下被灼透,象征着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测。而陶魂则在五更的黎明中铸就,似乎暗示着某种新的开始或转机。

最后两句,"莫问孤坟守何处,炊烟起处是青山。" 给人一种豁达和超脱的感觉。不必追问那孤独的坟墓究竟在何处,因为只要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就一定有青山相伴。这也许是在告诉人们,无论生死,都应该顺应自然,不必过于执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