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几位热心观众表示愿意一同保护李聪。
到了那天,高伍尔和他的几位粉丝早就住在了离目标不远的地方,生怕李聪出事。
李聪小心翼翼进入房间时,果然看到富婆的狗迎了上来,立刻装作害怕的样子。
“姐、姐姐,救命啊,怕狗,快帮我!”
果不其然,富婆被逗笑了:“你一个大小伙子居然还怕狗!”
“姐姐,小时候差点儿被狗吃掉,现在看到就紧张。”
富婆只好安慰他并将狗狗带到旁边去了。
“好了,豆豆被我关起来了,不用怕。”
李聪依然保持着战战兢兢的态度。
见状,富婆只能把狗锁进另一个卧室,让李聪放松下来。
之后的事进展顺利多了,酒店那边的高伍尔则提心吊胆地度过了一夜。
直到第二天早上收到了来自李聪的安全短信。
大家终于放下心来好好睡上一觉。
不久后,李聪又一次和高伍尔坐在一起闲聊。
“要是没你这次提醒,估计我都已经‘臭’了吧?”李聪开玩笑地说。
“很有可能。”
“不过还是要感谢你。”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聪依旧是老样子,这让高伍尔有些无奈。
最后决定模仿对方的方式,通过自身行动去感化对方改变现状。
在房间里玩游戏很久后,高伍尔提议出去透透气。
李聪也高兴地答应了,自然选择了餐厅。
当听到李聪选了一个高级地方时,高伍尔暗自高兴,正好利用这个机会……
因为在这么高级的地方碰见苏苟贝,才不会让人觉得太刻意。好在这个有钱的姑娘经常带李聪来这种地方,把他胃口都养得挺刁钻了。
“这个地方你没来过吧?”
李聪问高伍尔。他当然知道高伍尔肯定来这里吃过饭,毕竟现在人家也快是个千万级主播了,哪会缺这点钱,早早就带着苏苟贝来享受过好几回了。
“没有。”高伍尔只能这样回答。
“没关系,来了就好嘛。”李聪的心情显然比之前开朗了不少,但这不过是一个假装开心的家伙罢了。
“嗯。”
坐下后,高伍尔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同时以羡慕的眼神看向李聪。李聪熟练地选着菜,不久他们的菜品很快就上齐了。
“李聪,难道你就一直打算这样吗?”高伍尔想试着说些劝诫的话。
“虽然咱们认识的时间不算长,但你问这问题也不是第一次了。我的回答还是一样的,我觉得自已挺开心的,至少现在的生活很快乐。”
高伍尔也不想再说什么了,专心吃了起来。这时,苏苟贝和她父亲开始登场表演,苏苟贝故意提高了嗓门说:“亲爱的,这里真棒啊,以后你得多带我来呀。”
作为见过苏苟贝几次的人,李聪对她的声音并不陌生。正面对着门口坐着的他,在听到这声音时本能地抬头看了一眼,确实就是苏苟贝。
对面的高伍尔刚打算转头看过去,李聪就已经用手轻轻扶住了他的脸,“别管别的,好好吃饭吧。”
“可是……”
“有什么好可是的,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就享受一下呗。”李聪打断了他的犹豫。
“那你把手放开好不好?”
注意到两人动作有些奇怪,李聪意识到可能有点尴尬,迅速收回了自已的手。
就在这时,苏苟贝的声音再次传来,“宝贝,我想吃好多东西呢!”
“好,全点了!”苏爸霸气十足地回应。这一切都是按照苏苟贝的设计进行的,在得知计划目的是救人之后,他毫不犹豫就答应参与进来。
李聪再也阻止不了高伍尔往他们方向看了,因为正好坐在李聪对面、苏苟贝的后面。
“柔儿?”
就像剧本里排练好的那样,高伍尔轻声且不可思议地喊出了这个名字。
苏苟贝转身四目相对,那股不敢相信的表情让李聪感到熟悉极了。当时自已就是这样,满脑子都是疑惑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甚至怀疑起来:是不是自已做了什么错事?
“高...高伍尔。”李聪有些语无伦次地说道。
没理会在场的任何人,高伍尔慢慢起身走到苏苟贝桌前质问她,“为什么这样做?”
苏苟贝所说的话语就像是当年那位前任给他的答复一样,这让李聪想起了许多往事,不仅仅是分手那天的情景,还包括两人大学时光的点点滴滴。
愤怒中,高伍尔一把推开餐厅大门走了出去,还好这扇门够结实不然又要赔钱了。
发现人走掉后,李聪赶忙追上去,整个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被苏家人看得清清楚楚。而就在同一时间,苏苟贝将这一切通过手机告诉了早已离开现场的朋友。
收到消息的那一刻高伍尔兴奋不已,计划好像已经见效了。
看见追出来的李聪,高伍尔回复了几条信息后立刻藏起手机,“为何要努力这么久为未来筹划呢,她却仿佛无视了我的付出,到底把我当成什么人看待了?”
李聪看着眼前失控的朋友,感觉像是看到曾经的自已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
表现出非常痛苦的姿态,高伍尔低着头前行着,整个人显得格外疲惫,让人心疼不已。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让他变得跟曾经的自已一样吗?恐怕没那个勇气开口说话吧。
默默跟随其后的李聪只是静静陪伴着他,对于接下来该如何演下去这个问题完全不担心,反正目前的效果挺不错的。
一路上小心翼翼控制脚步速度,悲伤情绪需要适当放缓步伐以免引起怀疑。
在不远处,苏家父女俩正因这场“表演”取得预期效果而庆祝。
最终当夜幕降临时高伍尔终于到家了,身后的李聪也只是默默地跟着。进门后的高伍尔躺在床上累坏了,心想这次徒步旅行真是疯狂到了极点,整整耗时一个多小时原本可以打车直接回去的。
与此同时在一旁观察着的李聪不禁感叹朋友的毅力,他自已也曾试图走路解决困境,不过最后还是租了辆自行车完成了剩下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