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岭
都市小说
首页 > 都市小说 > 驮岭
作者:
江南风铃
主角:
王二本 春菊
作者:
江南风铃
主角:
王二本 春菊
更新至:
第10章 应邀留宿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9.27万字
《驮岭》以浙南边陲古镇为背景,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到今天,时间跨度将近半世纪,驮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说中的人物在各个时间段,不懈的努力,不倦的前行,不断为美好未来奋斗。小说有着浓烈的乡土气息,每个人物生动形象,情节引入入胜。欢迎广大读者来阅读,多提宝贵意见,你们的阅读就是我不停创作的动力。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9.27万字
简介
都市种田 都市 发家致富
《驮岭》以浙南边陲古镇为背景,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到今天,时间跨度将近半世纪,驮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说中的人物在各个时间段,不懈的努力,不倦的前行,不断为美好未来奋斗。小说有着浓烈的乡土气息,每个人物生动形象,情节引入入胜。欢迎广大读者来阅读,多提宝贵意见,你们的阅读就是我不停创作的动力。 ...

第1章 梦想启航

天刚蒙蒙亮,王二本揉着布满红血丝的双眼,从那张由旧木板拼接而成的床上滚爬了起来,拿来破旧成抹布的毛巾,来到凹凸不平、搪瓷脱落、色泽斑驳的脸盆前,弯腰从边上的水缸中舀了几瓢水倒进盆中,把毛巾浸水里,在那被岁月刻画了痕迹的脸上使劲揉搓着。头顶上低垂下来的灯泡,用昏暗的光,把他的影子投射在脚底下。三十八年以来的新希望,此刻在他额头亮堂了起来,命运之光点亮了西周的幽暗。他对着墙上缺角的镜子,整了整身上的衣服,把前日在银行办理的借记卡揣揣在兜里,他相信这张卡中的数字,就在今天会发生魔法般的变化。昨夜,王二本多次默算着借记卡中即将速增的数字,策划着让卡上的数字不断增多,带来富足的物质生活。随后,他还要彻底击溃令他厌恶很久的镇里首富张大同,他想用自己的实力去撕毁,这个被镇里冠为首善之称的张大同。“张大同那伪善的面具真令人讨厌”,王二本隔三差五地这样想。

驮岭这个古老的山区小镇,世居于此的乡民以农耕牧为主业,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区乡野的竹林茂密,自古就有传统的造纸技艺传承,农忙之余,也会在山野间的竹林深处,利用溪涧湍急的溪水,在古老的造纸作坊里忙碌着,水碓转动的吱呀声及石臼中轰隆捣涮声,在修竹林的深处此起彼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竹纸是作为普通家庭生活的必需品,纸张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如厕之用,更是向冥界投放的纸钱所制作的基本物料。为了祭奠亡灵,盛行用铁制的铜钿磨具敲印在黄色的竹纸上,然后烧给亡魂以作通往冥界的盘缠,一般死者亲属尽可能地多烧纸钱,并且在类似于鬼节或清明节也会烧制纸钱给亡灵,以便让去世的家人或亲朋能在阴间有一个富足的生活。而产自驮岭的竹纸,纸质细腻、有弹性,纸张色泽金黄,每到竹纸出品的季节,满山遍野铺满晾晒的纸,在阳光的映照下,犹如金山闪耀而蔚为壮观。驮岭的竹纸也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来此选购,也自发形成了一个不小规模的竹纸交易市场。

张大同利用这个商机,加上敏锐的商业头脑,借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八十年代初期,他几乎垄断了当地竹纸行业的交易,收购大量的竹纸进行分类而售卖,产生的差价让他的财富日益膨胀。王二本却对张大同的经商方式存在很多异议,一首认为他的行为属于投机倒把,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和谐氛围,也私下也向镇政府写了几封匿名举报信,但石沉大海、不了了之,王二本己经彻底的失望。张大同却住上了小洋楼,购置了嘉陵摩托车,添置了电视机、冰箱、缝纫机,还装上了联通外界的手摇电话,王二本对张大同的抵触情绪也就变得愈加强烈。致富后的张大同,还会大张旗鼓地去接济乡里老弱病残的家庭,也被镇里和县里誉为慈善标兵,而乡里乡亲都在传颂他的善举。让王二本难以容忍的是,张大同是对张家寡妇春菊无微不至的照顾,让王二本在心灵上受到严重的挫败感,更让他觉得这个龌龊老头明显与他在横刀夺爱,对张大同恨之入骨到了咬牙切齿的程度。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