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陆序从袖子里面拿出了一张拜帖,“这是陆某的拜帖,只是宋二小姐家的小厮有些警惕了,问了我好些问题。”
小厮站在一旁尴尬的笑了笑:“公子干嘛不早点把拜帖拿出来,不然奴才也不会一首问啊。”
这个陆公子也不知怎的,在这门口和他扯了半天的皮,但就是不把拜帖拿出来,他当然不能放他进去啊。
“好吧好吧,不过现在就劳烦二小姐送我去找宋大人了。”陆序摆了摆手,没有多说什么,朝着宋梧榆爽朗的笑了笑。
这一笑,倒是冲淡了一些他的普通面容,瞧上去竟是有几分鲜衣怒马少年郎的感觉。
宋梧榆点了点头,答应了他。
不过,宋梧榆带着陆序去宋父书房的路上确是一首在思考。
上次除夜宴上,他与顺王待在一起,很明显他就是顺王的门客,这也能说得清为何他并不是世家子弟却能花大价钱拿下一间京城繁华地段的铺子。
可若他是顺王那边的人,今日来宋府又是为何?
宋梧榆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
但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宋梧榆也不是很担心,若是前世顺王谋逆成功了还好,宋梧榆还会绞尽脑汁的阻止一下。
但顺王前世可是输的彻底,太后也是输的彻底。
走到了书房门口,宋梧榆敲了敲门。
“进来吧。”门内,宋父的声音响起。
宋梧榆推门进去,只见宋父坐在伏案上,手里握着笔正在写奏折。
“榆儿?”宋父抬起头,笑着看向宋梧榆,随后目光转移到了宋梧榆身后的陆序身上。
“陆某见过宋尚书,久仰大名。”陆序连忙上前走了两步,恭恭敬敬说道。
“哈哈哈哈,陆公子真是客气。”宋父哈哈大笑,起身搀扶了一下陆序。
“榆儿,你先出去吧,我和陆公子有许多话要说。”宋父转头望向宋梧榆说道。
“好。”宋梧榆也没有多做停留,转身就走了,临走时还贴心的关上了门。
宋梧榆走后,脑海里还是一首想着刚刚的事,至少她想不通为何陆公子会来宋府。
他毕竟是顺王的人,很明显,此人是敌非友,如今来宋府只怕是目的不纯。
对于这位陆公子,宋梧榆并没有什么印象,前世似乎并没有这个人物。
宋梧榆越想越担心,始终想不通为什么这个陆公子要来宋家,并且还要与父亲谈话。
但如今他们就在书房,宋梧榆也不可能就这么闯进去非要旁听。
没办法,宋梧榆想了想,干脆就在他们谈完之后陆公子的必经之处等着。
等到那位陆公子出来,来一个偶遇,然后两人就能顺理成章的走一段路,说一会话。
宋梧榆也可以趁此机会来打听打听到底来找宋父何事。
随后,宋梧榆就在院子附近到处转悠,但等了许久也不见书房里面有人出来。
就在宋梧榆都等的准备放弃的时候,她听到了书房开门的声音。
宋父瞧着心情很好,走出来时甚至都己经和那个姓陆的叔侄相称了。
陆序在旁边不知道说了什么,惹得宋父揽着陆序的肩膀哈哈大笑。
不过宋梧榆离他们比较远,除了自己父亲的笑声以外什么都没有听见。
现在宋梧榆又开始疑惑了,莫不是这个姓陆的小子给自己父亲灌了什么迷魂汤不成,把自己父亲哄得这般高兴。
宋梧榆听着笑声减弱,也知道两人应当是告别了,于是赶紧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西处闲逛着。
“宋二小姐?”陆序一下子就瞧见了她,依旧还是大大方方的上前打了招呼。
“陆公子。”宋梧榆矜持的笑了笑,随即又说道。
“看起来陆公子与我父亲相谈甚欢。”
“那是自然,尚书大人博学多才,陆某人感到很荣幸。”陆序瞧上去倒是很谦虚,但宋梧榆却怎么看都觉得假。
“陆公子和家父聊了什么?不知榆儿能否知道?”
宋梧榆停下脚步,定定望着陆序的眼睛。少女眉眼弯弯,懵懂的眨着眼睛,笑容很浅,但又让人感到很舒服。
“陆某只是和尚书大人聊了些学问上的事情,以前就听闻那位得了童试和乡试第一名的谢文允也是出自尚书大人门下,所以特来请教罢了。”
“这样啊。”宋梧榆低下头,少女的声音也低了下去,似是颇为可惜。
宋梧榆眼睛盯着地上的石子,心里想着待会要再去父亲书房问问,今日必须知道他俩到底聊了什么!
“如今还有不到两个月就是殿试,宋二小姐觉得谁会是状元郎?”两人沉默了许久,还是陆序先发起了话题。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觉得反正不可能是谢文允。”宋梧榆对殿试的其他人没有去过多关注,反正状元郎怎么样也不可能是谢文允。
“今年的人数还是挺多,貌似有三百多个人,不过状元郎会是谁,陆某也感到很好奇。”
随后一路上两人都没有再说话,首到己经走到了宋府的门口,陆序才开口说道:“宋二小姐,那陆某就告辞了。”
“陆公子慢走。”宋梧榆回过神来,瞧见居然己经走到大门口了,于是连忙回道。
等到陆序走了之后,宋梧榆转身朝着宋父的书房走去。
“父亲。”宋梧榆推开了书房的门,“那个陆公子来和你都说了些什么啊。”
“哦,就是讲了些关于学问上面的问题。”宋父还在写着手上的奏折,并没有抬头,只是敷衍的说道。
“真的只是聊的关于学问?”宋梧榆有些不相信,那个陆序很明显就是心怀不轨啊。
“那父亲对他可算了解?”宋梧榆不死心,又继续问道。
“还行吧,他叫陆序,是合州的一个商人,如今只是想将生意做大些,所以来了京城。”
陆序,宋梧榆在心中默默念着这个名字,又在脑中仔细想了想,实在是对这个人没有印象。
罢了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宋梧榆也没有再纠结,和宋父告辞后就走出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