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目光炯炯地看向秦歌,说道:“再说说机器故障多影响生产这个问题。”
秦歌微微点头,环顾众人,问道:“我想先问问各位车间主任,厂里这么多条生产线,有没有哪条线至今从未出过问题?”
各车间主任听闻,纷纷陷入沉思。
秦歌接着提示道:“或者说,有没有哪位师傅使用某台机器,那台机器就从未发生过故障?”
一车间主任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腾”地一下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易忠海!”
秦歌微微一笑,说道:“看来这位主任想到了。”
话音刚落,又一位车间主任激动地拍桌而起:“萧大元!”
“刘海宗!”
一时间,每个车间主任都报出了自己车间里这样的师傅。
秦歌见状,缓缓说道:“我想,诸位心里都有答案了。每个地方都存在‘藏拙’的现象,老话说得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咱们不能强求他们把吃饭的手艺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毕竟这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本事。”
其实,秦歌曾无意间听到贾东旭和一大爷聊天。
贾东旭说:“师傅,为啥他们的机器老是出问题,可任何机器到您手里,就变得好用,运行得顺顺当当的。”
一大爷则回应:“东旭,你好好学,师傅会慢慢教你。”
贾东旭又说:“好嘞,师傅,就让他们天天挨骂,还完不成任务。”
杨厂长看向秦歌,说道:“秦歌,既然你发现了问题,那该怎么解决呢?”
秦歌神情认真地说道:“事情其实也不算复杂。咱们厂里的技工师傅,技术可不比国外的差,甚至还更厉害,他们缺的就是个名声。”
众人皆是一脸疑惑,杨厂长说道:“秦歌,你就明说,怎么让他们把技术贡献出来。”
秦歌思索片刻,说道:“咱们组织一场技工级别考试,主题就定维修改造机械。当然,奖励方面,既要给实质性的,也要有名誉上的。至于具体的奖励内容,就劳烦各位领导琢磨琢磨。”
郭副厂长忍不住问道:“什么叫名誉奖励?”
秦歌解释道:“我打个比方,咱们通过广播宣传,就说最后胜出者完成了连国外都做不到的技术突破,是咱们厂里当之无愧的第一技工师傅。您想啊,这样的荣誉,谁不心动?”
郭副厂长恍然大悟,赞叹道:“厉害啊,秦歌同志。如此一来,谁得了第一,其他人肯定都不服气,必然会拿出看家本领。”
杨厂长看向众人,问道:“这个问题,秦歌算是解决了吧?”
众人纷纷点头示意。
杨厂长接着说道:“继续说,秦歌。”
秦歌说道:“关于改善伙食,目前我有两个方案,一个是长期的,一个是短期的,不知诸位想听哪个?”
郭副厂长说道:“秦歌同志,你都讲讲吧。”
杨厂长说道:“先说说长期的方案。”
秦歌点点头,说道:“长期方案可以做到一劳永逸,就是咱们自己发展自产自销。”
郭副厂长一听,立马反驳道:“你是说咱们自己养猪?这可不行,这不是主次不分嘛。你想想,这投入得多大呀!猪仔从哪儿来?饲料不得花钱买?还得盖猪圈,请人养殖,哪一样不要钱?”
杨厂长看向秦歌,说道:“秦歌同志既然提出这个方案,想必有解决办法。”
秦歌自信地说道:“其实,不用花一分钱,咱们就能做到年产值3000头猪。”
杨厂长激动地拍案而起:“真的?”
二车间主任站起身来,略带不满地说道:“小子,我都忍你好久了。前两条方案说得还像那么回事儿,可这一次,你牛皮吹得也太大了!”
杨厂长摆摆手,说道:“咱们不妨先听听,再发表看法。”
秦歌清了清嗓子,说道:“先说种猪的来源。其实,农村养猪的人家不少,但一般都是家境稍好点儿的才养。”
“家境困难的,自己吃饭都成问题,何谈养猪?那些条件好的家庭,母猪下了猪仔之后,要是都自己养,负担会很重。”
“而且现在农村条件有限,猪仔多了对家庭来说反而是个负担。对农村家庭而言,养猪本是改善生活和经济状况的一条路,可现在很多家庭连饭都吃不饱。所以,咱们可以实行换购。”
郭副厂长疑惑地问道:“用什么换购?咱们厂现在也缺粮食,拿什么去换猪仔?”
秦歌微笑着说道:“农村缺的可不只是粮食,还有农具。”
“农具?”众人皆是一脸疑惑。
秦歌接着说道:“如今农村最缺的就是农具,像镰刀、锄头这类东西。而咱们轧钢厂最不缺的是什么?就是钢铁啊!”
杨厂长似乎明白了秦歌的意思,说道:“你的意思是……”
秦歌点点头,说道:“对,我的意思是,咱们集中生产一批农具,拿到农村去换购猪仔。”
这时,一位车间主任举手说道:“钢铁咱们这儿确实不缺,而且农具对钢材的要求不算高,这样还能减轻咱们的报损率。”
“咱们报损的一些钢材完全可以用来制造农具。不过,秦歌同志,还有个问题,谁下乡去换购呢?难道要重新招一批人?”
秦歌赶忙接话道:“不用重新招人。咱们不是有放映科吗?放映人员下乡的时候,可以顺便统计。等统计到一定数量,咱们就可以组织集中换购。”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觉得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而且放映员平时和老百姓关系挺好,这事儿交给他们比较靠谱。
杨厂长又问道:“猪仔的问题解决了,那饲料的问题怎么解决呢,秦歌同志?”
秦歌自信满满地说道:“饲料的问题也不难解决。咱们西九城周边有不少酒厂,他们的酒糟都是怎么处理的?”
有人举手回答:“他们用来做肥料沤肥。”
秦歌点点头,说道:“对,这其实是很大的浪费。酒糟是粮食做的,只要充分发酵,完全可以当作猪饲料,而且比单纯用粮食还好。”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想到秦歌这一个主意,竟然能变废为宝。
杨厂长忍不住拍手称赞:“很好,很好啊!真是一分钱没花,就解决了大问题。”
“这不仅解决了咱们厂的难题,还顺带解决了一首困扰李厂长的问题。”
“跟你们说啊,之前我和李厂长一起吃饭,他还一首头疼每年的酒糟该怎么处理,为此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要是酒糟真能变成猪饲料,那可真是一举两得,不仅咱们不花钱,酒厂说不定还得感谢咱们呢。”
众人听了,纷纷向秦歌投去赞赏的目光。
杨厂长环顾众人,问道:“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众人都低下头,不再言语,显然己经被秦歌的话彻底说服。
郭副厂长这时又说道:“秦歌同志,这几个问题你都解决得很漂亮,但还有一个问题。咱们厂里哪有喂猪的能手啊?”
“关键是,这么多人手,又得向部里申请,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部里不一定会答应啊。”
秦歌说道:“不需要部里批准。”
众人又是一脸疑惑。
秦歌解释道:“找养殖能手不难。杨厂长和养殖厂的领导应该很熟吧?从那儿借调一个养殖高手过来,应该不是难事。”
杨厂长说道:“这个没问题。”
郭副厂长又问:“那普通养殖人员呢?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秦歌说道:“不需要太多养殖人员,十个人足够。咱们厂人才济济,七级工、八级工,那技术都快赶上工程师了。让他们做一个简易的半自动化饲料传送机,应该不难吧?”
众人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心里暗自思忖,怎么自己就没想到呢?
要是有了半自动化饲料传送机,确实不需要那么多人手,十个人都绰绰有余。想到这儿,众人不禁又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