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大财主
远东大财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远东大财主 > 第18章 二临武夷山

第18章 二临武夷山

加入书架
书名:
远东大财主
作者:
三农人
本章字数:
5914
更新时间:
2025-07-02

人生之路多曲折,跌跌宕宕似海潮。

“吴东家,我知道你面子大,我的银子...”崔掌柜沮丧着脸,魂丢了似的。

“崔掌柜,我们能捡条命算是万幸了,你的事,我是爱莫能助。”吴仁厚无奈的说。

谁都知道,这帮天杀的官痞子,吃进肚里的肉,哪会吐出来?

吴仁厚要是向朱、苟二人提及还银子的事,就是不懂规矩,自讨没趣。

“吴东家,我的银子没了,你让我回去怎么向郑东家交代啊?”

“银子没了,茶叶也贩不了,我哪有脸回包头,干脆不如死在这里好了。”崔掌柜说着说着,流着泪、红着眼,就准备跳江寻死。

“崔掌柜,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你回去如实向郑东家禀报就是,大伙儿都能给你作证。”掌柜们拉住崔全,一起劝他不要想不开。

“现好我们的银子让吴仁厚换成了银票,让人提前转移走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掌柜们个个拍着胸口,暗自庆幸,从心底感激吴仁厚。

“吴东家,你们大伙儿都好好的,就我丢了银子,我不管,你得负责!”崔掌柜急红了眼,有些口不择言。

“崔掌柜,当初是你自己死活不愿意让我替你保管银子,如果不是因为搜查到你的十万两银子,或许我们还不至于差点丢命。”

大伙儿都知道,这是官府见钱眼开,这才动的坏心思。

“你知道我为了把大伙捞出来,花了多少银子吗?除了还有二万斤肉,一万担粮食的买命钱,往后来贩茶,每年还得交五万两银子的过路费。”

“这帮官兵没了粮饷,饭都快吃不上了,我们正好撞到人家的枪口上,你说他们能把银子还给你吗?”

“你要是现在回包头,回去路上的花销都算我的,毕竟是我把你带出来的。”吴仁厚接着又说道。

“贩不回茶叶,我就没脸去见东家,要走我和你们一起走,去武夷山,我总要看看茶叶长在哪里吧。”崔全掌柜有些倔强,不甘心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

安抚好了崔掌柜,大伙儿这才安心上路。

离开汉口的时候,是朱参将的内河水师船送的。

商队在汉口虽然经历了点波折,但打通了汉口的关系,往后再来贩茶就顺畅多了。

船,终于开了。

长江流域是叛军和朝廷交战最为激烈的区域之一,曾波及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水师长期担负着捕盗、缉私、守卡、御侮等重要职责,维护沿江一带的稳定。

乘坐水师的战船那是又快又稳,过了江西铅山河口,下了船,再走山路鹅湖古道,又称为茶马古道,过了福建崇安,就到了武夷山。

商队抵达江西铅山,由于不少人是第一次坐船,出现晕船现象。

本来是想歇脚一天,住店打尖的时候听说崇安那边江面有叛匪踪迹,大伙儿一商量,决定多住一段日子,等待叛匪远遁再走,原来是在汉口被吓怕了。

趁此机会,吴仁厚让黄师傅照顾大伙儿,暂住几天,他带着顺子、栓子和家里的护院去了江西瓷器之都—景德镇。

因为赶时间,骑马一天的功夫就到了景德镇。

逛了逛景德镇的城市,集市街铺,打听到了官窑、民窑的口碑、信誉、产量等情况,最终选择了三家瓷窑,订购了大量的瓷器。

有了苟知府的书信,一切都顺利。

一家官窑订购了十万两的订单,定金五万两,主要采购的是青花瓷、粉彩瓷、珐琅彩瓷、斗彩瓷、单彩色釉瓷等瓶、盘、碗、壶等。

然后又找了两家规模大、口碑好的民窑下了三十万两的订单,每家交了五万两银子定金。

采购的瓷器类型主要包括赏瓶、大罐、碗碟盘、茶壶、杯子等,以及大水缸五百个,货木架若干,双方约定,一年后交货。

在景德镇办完了事,花两天时间,又匆匆赶回铅山,担心大伙儿着急。

回到铅山,确定江面上的叛匪己远遁后,商队继续向崇安出发,十天就到了武夷山。

下梅溪村。

“各位掌柜,我们己经到了武夷山,这个星村镇就是武夷山深处远近有名的产茶大镇。”

“据我所知,这个镇有好些村庄都以种茶、贩茶为生计,大家可以找当地的向导去购茶。”

“但是,下梅溪村和星溪村是我去年就预定好的,大伙儿要是实在找不到好茶,也可以来下梅溪村找我,我帮大家一起购茶,如何?”

“既然到达了目的地,大家放在我这里的银子也该拉走了,大家慢慢购茶,最好把银子都花光再走。”

“哈哈。”

“哈哈..."

“各位,一个月后,我们还是在星村镇上汇合。”

“好。谢谢吴东家一路上的照顾。”

“吴东家,那我们就先走一步了。

“吴东家,我想和你一路走。”崔掌柜两手空空的,这回学乖了。

“行啊!顺子、栓子,咱们走。”

商队在星村镇就此散伙、暂别。

“顺子,带几个人和你去星溪村,先拉点银子和肉、粮食去,和田保长说我来了,过两天去看他。”

“对田保长说,他村里的茶叶,我全要了。”

“栓子,走,我们去下梅溪村,章大哥等着我们呢!”

.......

下梅溪村,章大力家里。

“保长,俺家缺粮了,你看,能不能给借点?”

“保长,俺家情况您也知道,俺家男人病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治好呢,想找你再借点钱买药,等卖了茶叶,一准还您。”

“保长,俺家娃马上要上学了,学费没有...”

“保长,大伙儿想问问,今年吴东家还来贩茶不?”

“保长,吴东家今年不会不来了吧,就是听了您和吴东家的话,今年我们可采摘了不少茶叶。”

大家这些天好似商量好的一样,不是这家有困难就是那家来东问西问的,烦恼得很。

今天,又有人来章大力家里。

“保长,俺家婆娘给俺生了个大胖小子,可家里没吃的,下不来奶水,这可咋整?”一个汉子急得跳脚。

“咋整,咋整,我是你亲爹呀?你说说你家都几个娃了?有六个了吧,家里没钱你还生,不生不行吗?”保长大声怒斥道。

真是烦死了。

“可那六个都是闺女,这回是小子,我下回就不生了,你借点钱给我,我给婆姨买点东西吧。”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他说着说着就抹眼泪。

章大力有些恼怒的同时,又有些理解乡亲们的苦楚。

心里猫爪似的,吴仁厚呀吴仁厚,你几时才能来呀!你要再不来我可要被乡亲们给憋疯了。

“哐当,铛铛..."

“茶商来了,茶商来了。”

“吴东家来了。”

章大力正不知道咋应付,听着村里敲锣打鼓的响声,拔腿就往门外跑。

下梅溪村口。

“贤弟,乡亲们早盼晚盼,终于把你给盼来了!”保长哈哈大笑道。

“大哥,我回来了。”吴仁厚快步上前,二人拥抱道。

“贤弟,你来了,大伙儿就安心了。”

“前段时间,江面不太平,我还愁你们今年过不来呢。走,咱们回家。”保长一把拉住吴仁厚的手。

“大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山西包头的崔全掌柜,也是和我一起来贩茶的,我邀他来看看。”

“章保长,我是...”

“走走走,到俺家里,咱俩哥仨泡上好茶,再慢慢细说。”

到了章保长家,只见黑压压的一群人,围在了保长家的院子里。

“都来了?乡亲们,吴东家来了,有事明天再说,行不?”章保长用商量的口吻说。

“且慢!大哥,既然乡亲们来了,也省得再麻烦去通知大家一趟。”吴仁厚拦住章大力,接着说:

“乡亲们,承蒙大伙儿看得起吴某,去年把茶叶赊给了我,今天,我把大伙儿的茶银都带来了。”

“另外,每家每户我免费送一百斤肉,一百斤细粮。”

“今年,乡亲们的茶叶有多少算多少,我全给你们包圆了,大家一会儿来排队领钱。”

“栓子,黄师傅,安排给大伙儿发银子,发肉、发粮食。”吴仁厚一口气说完。

“吴东家万岁!”

“谢谢吴东家!”

...现场是一片欢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