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归心
烽火归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烽火归心 > 第十章 智破敌垒

第十章 智破敌垒

加入书架
书名:
烽火归心
作者:
老白不姓白
本章字数:
3214
更新时间:
2025-07-09

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林宇和根据地的其他指挥员们一起,不断地研究应对策略,调整作战方案,以适应新的形势。

有一次,国民党顽固派集结了一支队伍,企图对根据地的一个边缘村庄进行袭击,抢夺物资并制造事端。林宇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请缨,带领一支队伍前去拦截。

林宇带领的队伍在途中与国民党顽固派的队伍相遇了。林宇站在队伍最前面,大声喊道:“你们身为中国人,却在这个时候对自己的同胞下手,你们还有没有良心?”

国民党顽固派的队伍中有人回应道:“我们这是执行命令,你们共产党的队伍在这里发展得太快了,影响了我们的利益。”

林宇气愤地说:“你们所谓的利益,就是对自己的同胞开枪吗?你们就不想想,现在日本侵略者还在我们的土地上肆虐,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抗敌,而不是在这里搞内耗!”

但是,国民党顽固派根本不听林宇的劝说,他们执意要对村庄进行袭击。林宇无奈,只能下令准备战斗。

在战斗中,林宇带领的队伍凭借着高昂的士气和精湛的军事技能,很快就占据了上风。国民党顽固派的队伍虽然人数不少,但他们士气低落,而且作战方式也比较落后。

经过一番激战,国民党顽固派的队伍被林宇带领的队伍打得大败而逃。林宇并没有下令追击,他知道,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村庄里的老百姓和根据地的稳定,而不是和国民党顽固派纠缠不休。

这次事件让林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抗日斗争中,团结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包括国民党内部的进步人士,才能真正地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的解放。

在之后的日子里,林宇更加积极地在根据地内外宣传团结抗日的思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内耗,让抗日斗争更加顺利地进行。

根据地的军民们也在林宇等人的倡导下,更加注重团结协作。无论是军队与军队之间,还是军队与老百姓之间,都形成了一种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团结协作的氛围,为根据地的发展和抗日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日军虽然己经是强弩之末,但他们仍然在做最后的挣扎,妄图守住他们在中国的占领地。

根据地的抗日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作战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林宇和其他指挥员们根据新的形势,制定了更加积极主动的作战方案,准备对日军进行最后的决战。

在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上,林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他建议集中根据地的主力部队,对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进行突然袭击。这个据点是日军在这一地区的重要防御支撑点,如果能够成功攻克,将对日军的整个防御体系造成重大影响。

其他指挥员们听了林宇的建议后,经过一番讨论,认为这个计划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成功实施,将有可能加快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于是,大家一致同意了林宇的作战计划。

在作战计划确定后,林宇和其他指挥员们迅速组织部队进行准备工作。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部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于一个夜晚悄悄地出发了。他们趁着夜色,快速地向日军的那个重要据点行进。

当部队接近据点时,林宇按照预定计划,先派出了一支小分队对据点进行侦察。小分队回来报告说,据点内的日军防守严密,有不少机枪火力点。侦察分队详细汇报了敌情:据点外围设有三层铁丝网,西个机枪碉堡呈环形分布,东南角还架设了两门迫击炮。林宇立即召集各连指挥员进行战前部署,他指着临时搭建的沙盘说道:"三连负责切断电话线并阻击增援,二连从西侧佯攻吸引火力,一连主攻方向选在东北角——那里的探照灯存在五分钟的照明间隙。"

凌晨三点二十分,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升空,战斗正式打响。二连的土制"榆木炮"率先轰鸣,将裹着辣椒粉的炸药包抛向敌阵。日军机枪手在呛人的烟雾中剧烈咳嗽时,一连战士己用铡刀劈开铁丝网。爆破组组长王大山扛着炸药包冲向碉堡,在距离目标二十米处突然中弹,他咬着牙用最后力气滚到碉堡基座下拉响导火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