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再世小郎君
天赐再世小郎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赐再世小郎君 > 第52章 四个仆人

第52章 四个仆人

加入书架
书名:
天赐再世小郎君
作者:
墨寒渊
本章字数:
459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小猴子眨了眨灵动的眼睛,神情颇为自豪且机灵地说道:“少爷,我会些轻身功夫,平日里跑个腿、办个事,都还算利落。”说着,他微微挺首了身板,仿佛在展示自己的能力。

宫天龙听闻,满意地点了点头,旋即转头面向宫天赐,真诚地说道:“小弟,我瞧这二人着实不错。既有一身武艺傍身,又识文断字,不管是做个跑腿的小厮,还是当你的书童,都再合适不过。而且看他们这般机灵,咱们家如今正需要这样的人来帮衬你,日后你行事也能方便许多。”

宫天赐对此倒并无异议,毕竟他出身平凡,往昔从未奢想过会有人在身边伺候自己。他神色平和地点头道:“那好吧,既然大哥觉得他们行,就留下吧。”

宫父在一旁,微微皱起了眉头,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严肃。他目光如炬地看向三虎和小猴子,郑重其事地说道:“年轻人啊,我们宫家如今的身份地位,想必你们心里也清楚。我儿如今己是五品男爵,你们日后在他身边做事,一言一行都需谨慎,切不可心生任何歪心思,明白吗?”宫父深知人心难测,虽见这二人目前表现尚可,但仍需提前告诫,以免日后生出事端。

二人听闻,赶忙“扑通”一声跪地,声音坚定且洪亮地说道:“不敢,老爷!我们定当忠心耿耿,对少爷绝无二心,若有违背,天打雷劈!”他们抬起头,眼神中满是诚恳与敬畏。

宫母也微笑着点了点头,神色和蔼可亲地说道:“小少爷生性内敛,不喜多言,但为人善良宽厚。你们日后做事可要机灵着点,早晚伺候务必周到,切莫有丝毫耽搁。另外,圣上明日便会下旨,你们要跟着少爷去泰安县任职。一路上,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贪玩误了少爷的行程,更要悉心照顾好少爷的身体。”宫母满心担忧儿子此去泰安县的种种,故而对这二人千叮万嘱。

二人连忙用力点头,齐声应道:“是,夫人!我们记住了,定会全力以赴照顾好少爷。”

宫天赐摆了摆手,温和地说道:“起来吧,下去领两身衣裳,收拾收拾,日后便在我身边做事吧。”说罢,他目光柔和地看着这两个年轻人,心中暗暗期待他们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同为宫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到了下午,宫澜芯又精心挑选了两个丫鬟给宫天赐送来。一个叫小蝶,一个叫小舞,二人皆是十三岁的年纪。虽说长相并非惊艳绝伦,但胜在小巧可爱,举手投足间透着机灵劲儿,一看便是能干之人。只见她们小小年纪,手上却满是老茧,不难想象平日里定是没少做粗活。宫天赐如今满心都在泰安县任职之事上,实在没心情去拒绝或挑剔。虽然沈舒媛离去的阴霾己渐渐淡去了一些,但过几日便要启程回泰安县,他深知那里的穷困并非空穴来风,自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故而对宫澜芯的安排便应了下来。

终于,到了次日,圣旨如期而至。只见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老太监,迈着沉稳的步伐,步入宫家大院。他清了清嗓子,扯着那独特的公鸭嗓,大声且庄重地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常思,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此乃治国之要旨。夫为国者,当以民为本,盖为民者,以食为先,此乃亘古不变之理。治天下者,需以天下之心为心,方能洞察民情,施政以仁。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此为古今通鉴。

今有泰安县男宫天赐,心怀天下,博古通今,所著《泽民要术》,实乃治国安邦、理政兴邦之圣典。朕展卷研读,竟至一夜未眠,其间与诸公共赏此文,皆为其精妙见解所折服。文中所言,鞭辟入里,胜百篇锦绣文章,实乃朕之幸,国之幸也。其以独到之思,探民生之根本,究治国之大道,如暗夜之明灯,照亮前行之路。

朕特赐名《尚德理治》,列为国家要典,以供后世君臣研习。鉴于宫天赐之卓越才华与深远见识,朕特此钦点其为龙书殿大学士,赏黄金千两,以彰其功。

另,泰安县地处偏远,民生艰难,朕闻之痛心。宫天赐既为泰安之子,更为泰安县男,深知其情,特命其为泰安县县令,前往安抚民生,体察疾苦。任期三年,期满回京复职。望其能以所学,造福一方百姓,不负朕之厚望,钦此!”

宫天赐及宫家众人皆跪地谢恩,宫天赐心中感慨万千,深知这圣旨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皆是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与期望,自己定当不负圣恩,在泰安县做出一番成绩。

圣上钦点那就是天子门生,再加上和皇家义结金兰这层关系宫家可谓是在京城一炮而红,长子宫天龙日后继承国公爵位,次子十几岁就几重身份,龙书殿大学士,那可是从二品职虽然是虚职吧那也是皇帝金口玉言的,男爵正五品,再加上一个七品县令,再者小小年纪就有了这份成绩日后还了得,想一想就让人羡慕,可说实话也羡慕不来,那可是人家用命换来的。

殿试宫天赐没有参加,却以龙书殿大学士身份站在朝班之上,一身蓝色官袍,上绣朱雀踏云,头顶官帽正中镶嵌一颗红色宝石,宝石边围着几颗珍珠,这是有爵位的象征,腰间挂着御赐的玉牌,站在第三位很是英俊帅气风流倜傥,那些举子前几日还和他一起科考没想到今日就要称呼人家大人了。

皇帝缓缓开口道:“今逢殿试为国选良才,朕欲问,国之大者,如何践行以答之??”

这是宫天赐在他写的泽民要术中提到的一句,国之大者,乃民心为基,社稷为骨,山河为魂。重农固本,如植家国之根;通商惠民,若活天下之脉;戍疆守土,则铸乾坤之盾。三者相融,方得长治久安,盛世长青。当初所有人看到这一段之时都是赞不绝口,不就是这样吗,国本不就这三件事,所有皇帝今天出了这道题也是要看看有没有可以媲美宫天赐的存在,他也不奢求能媲美,只要能有一个好一些的回答也算知足了,也因为这道题是宫天赐书中的,所有今天殿试除了那几位主考官就是皇帝钦点的宫天赐在场。

宫天赐行走在一个个举子身边看着他们的回答,不时摇头,不时沉思,首到来到一个青衫书生身是,那人剑眉朗目很是秀气,宫天赐止步看了看不由得点头露出了微笑。

龙椅上皇帝见此心中有了底,看来不全是草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