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亨,前面就是广州城了。”周之藩道。
一行人完成犒赏忠贞营的任务后,听闻隆武帝在办新式学堂,李过(李自成之侄,忠贞营的领袖之一)拜托周之藩带养子李来亨来入学。
李来亨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事物,似乎一切都是这么祥和安宁,种种过往不禁涌上心头。
从记事起,他就是一个孤儿,在乞讨中度过了童年,被闯军收入了孩儿营,幸运的是不用再担心饿死,不幸的是小小年纪就要上阵搏杀。
自闯王在山海关被清军大败后,一路节节败退到湖北,闯王身受重伤,临终前嘱咐大家归降明廷。代表朝廷前来招安的是堵大人,这是一个好人,非常尊重高夫人(李自成妻)和养父(李过)。堵大人有一句说得对,再内斗下去,渔翁得利的是鞑子,大家都将死无葬身之地,只有团结抗清才有活路。
但是堵大人的上司何总督似乎并不是很喜欢我们这些农民军,幸好被圣上调任走了。圣上又派了天使前来犒劳我们,让我们听从堵大人的,安心修整,守好湖南,保卫新的家园。
养父很是高兴,一定让我跟着天使回去,去学堂学点本事,为圣上效力。
朱聿键在御书房接见了回来的周之藩、张同敞、李来亨三人,听取湖南的情况。堵胤锡己经接管湖南全省,准备挑选精壮重新编练成军,着李过和高一功根据《民兵训练手册》进行训练,筛选出的老弱则安排屯田保证军粮自给。
至于田地是怎么来的,农民军初到湖南,一大批富户弃产南下,这些无主之地现在都己被军管。
非常时期行非常办法,堵胤锡办的不错。朱聿键心道,当即下旨这些土地征用为皇屯,湖南失地地主可以凭借地契领取补偿,或从事商业享受税收减免。
“张卿,周卿一路劳顿,先休整几日,朕还有一件大事欲有劳二位去办。”
“为陛下分忧。”
“请二位出使一次重庆,犒赏一下川渝明军。然后再出使一次成都,与张献忠休战,劝说其北上进入关中,他也很想衣锦还乡吧。”
随后朱聿键详细道出他的谋划。
册封秦良玉为西川总督,节制川渝和夔州。杨展为都督佥事,坐镇重庆府。先守住现有地盘,让大西军难有寸进。待大西军全军北上后,接管整个蜀地。朕也会让堵胤锡保持湖南入川通道的畅通,保证补给供应。
派颇有智计和胆气的张同敞进入成都和谈,如果张献忠放弃西川,全军返回关中,明军将秋毫无犯,夺取汉中后将承认大西政权,并资助钱粮助大西军从清军手中收复关中。晓以大义,莫要窝里斗,給清军可乘之机,现在清军目标是东南,关中空虚,正是衣锦还乡的好时机。(历史上清军在1646年才腾出手来进入西川)
注:历史上张献忠最后放也是弃成都,全军北上抗清。现在清廷对陕西控制非常薄弱,甚至汉中还在农民军手中。
张同敞顿感重任在肩,此事关乎国运,如果能成则西南大定,北伐收复河山后方无忧矣。
随后,朱聿键安排李来亨进入了江阴三杰开设的军事学院。现在还加设了阵法课程,布置了三种阵法的学习。戚继光的鸳鸯阵,对付敌方步兵。胡斯车阵,应对骑兵,目前骑兵少的权宜之计。古斯塔夫方阵,主要是火枪兵的三段击,长枪兵和火器兵的互相配合,适合大兵团作战。
同时的第一批学员还有郑鸿逵、刘国轩、张家玉等。在平时学习军事理论的同时,早上进行军事操练,晚上进行思政教育,每周进行一次小规模演习对抗。
军事学院还对外招收有志报国的书生,现在的识字率还是太低了,大部分普通的平民连字都看不懂。
朱聿键心中谋划起来,稍后和王夫之好好谈谈,在各个与报社合作的茶馆酒楼,以及乡村读报点,设立扫盲班。在平民和军队中,全面推广拼音和简体字。
以后港区招工,识字的工钱加一成,基层管理人员必须会拼音和简体字。提高民众学习的积极性,也很必要。
另外是否扫盲成功,还应有一个考核标准,比如能否顺利朗读一份大明日报就是一个不错的考核办法,这样大明日报在平民心中的重要性还能再提一提。
现在新式学堂所教授的课本只是相当于现代初中的课本知识,甚至还没有力学,东西方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是很大。教育内容虽然受制于时代的限制,但新式教学方法和解放思想枷锁更为重要。数学物理等科学不是奇淫技巧,而是一门实用的大学问。
朱聿键不禁想到现在的科举制度,八股文必须取材于西书五经,极大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必须要有所改变了,考核读书人对经济、法律、军事等实务的理解,加入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考核。大明想要浴火重生,需要的是有自己思想,能够干实务的读书人,而不是只会背诵西书五经的书呆子。
隆武新朝第一次的科举这么办了,作为皇帝,干涉科举的题目的权力还是有的。不过时间放在一年后,先对外放出考核的范围,将不再只看西书五经,而是考核治国理政之才,并且新式学堂的数学,物理加入考题范围。有一年的时间准备,现在学堂的数学物理也只是小学水平,聪明人掌握并不难。本来目的是就是选拔人才,庸才学不会正好淘汰。而且科举会一首办下去,今年没学会,来年再来就是。
此事朱聿键决定行使皇帝的乾纲独断权了,下面的官僚只要理解和实行就可以了,不需要他们同意,当然细节的讨论还是欢迎的。新式学堂也需加紧普及了,至少在各省的大城市把学堂都开设起来了,希望能够第一次能够有个好的开始和人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