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城的天空,堆积着铅灰色的厚重云层,压得人喘不过气。深秋的风卷着枯叶和尘土,刮过长街,萧瑟中透着一股兵荒马乱的惶然。城东“博雅书肆”的门帘被风鼓荡着,翻卷不己,露出里面成排落满尘灰的书架。
萧凛裹着一件半旧的灰鼠皮斗篷,步履匆匆地踏入门槛。店堂里光线晦暗,只有柜台旁燃着一点如豆的油灯。
“方老?”萧凛唤了一声。
柜台后,须发皆白、老眼浑浊的方老店主闻声抬起眼皮,见是熟人,枯槁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忙放下手中正在擦拭的一块残缺瓦当:“萧公子?稀客稀客!”
“可有新货?”萧凛开门见山。他此行并非闲逛,而是收到消息,近日有人急于脱手一批古书。扬州之行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更意识到乱世之中,真正的底蕴或许便藏在这些故纸堆里。商道兵策,缺一不可。
“新货…倒有。只是……”方老迟疑了一下,压低声音,凑近了些,“城西李家,公子知晓吧?祖上几代都出过翰林学士的。”
萧凛点头。李家书香门第,名头不小,可惜早己没落。
“前些日子兖州那边打得凶,流言西起。李家那位老爷子……前年刚走的,儿孙本就不甚争气,眼看世道越来越乱,”方老摇摇头,带着几分惋惜,“今早李家老三…唉,李勉亲自来了,说…要把家里存的老书都抬出来卖掉,筹钱搬迁,说是要去南边寻个安稳落脚处避祸。”
卖书避祸?乱世常态。萧凛并无太多波澜:“可有书单?”
方老从袖笼里抽出一卷草草拟就的破烂账册般的纸卷递过来:“喏,老朽偷偷抄录了一份。多是些经史子集、古人诗文集。不过……”他浑浊的老眼里突然闪过一丝奇异的光,“李老三没明说,但老朽瞥见那堆书下面垫箱底的……好像压着几卷皮质的东西,瞧着古旧得很,篆文印章都不像寻常路子……”
萧凛心头莫名一跳。他接过纸卷,目光如电般扫过那潦草的字迹。《通鉴纂要》、《山谷诗集》、《东坡乐府》……一连串寻常典籍。
当他扫到纸卷靠后,角落一个不起眼处墨点圈出的两个小字——“韬?”
心脏猛地撞向胸膛!一个震耳欲聋的名字如同滚雷般在他脑中炸开!
《六韬》!?
他曾在父亲珍藏的秘阁最深处的楠木书匣里,见过一册残破到极致、用细韧金丝小心翼翼装订的残篇!仅剩“文韬”中寥寥数卷!
父亲当时肃穆无比地说:“此乃姜尚遗兵之髓,非大机缘,难窥全豹。仅存之残卷,己是瑰宝!”
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整整六卷!传说是太公望亲授周文王、武王的无上兵家圣典!蕴含吞天纳地的雄略,指点乾坤的奇谋!多少惊才绝艳的将帅求之不得!
如今,真有全本现世?!
萧凛强压下几乎要沸腾的狂喜,指骨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声音却竭力维持着平稳:“方老…此书…可还在李家?”
方老捻着胡须:“老朽偷看时还在箱底。不过李三爷也知此物不凡,藏着掖着,并未单列。只说…若有人要,得连整个书库一起盘走,急着出手……”
打包?萧凛眉头紧锁。李家那几百本经史子集,价值不菲,但对他而言,九成九都是无用的故纸!他要的唯有《六韬》!
“烦请方老,务必稳住李家!就说有大主顾有意!我稍后便带人亲去验看详谈!” 萧凛语速极快,掏出几两碎银塞给方老,转身冲出书肆!脚步快得带起一阵寒风!
萧府,西偏院演武场。
沉闷的“噗!噗!”声极有节奏地响起。
林骁赤裸着精壮的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汗珠滚滚,肌肉块块贲张如铁铸。他双脚立地生根,双臂如同攻城巨弩,正在反复劈砍着身前一根嵌满铁环的硬木桩!每一次掌缘劈下,都带起沉闷如闷雷般的声响,手臂上的青筋犹如虬龙盘踞!
刀光!枪影!甲胄碰撞!兵法推演!
这是他与萧凛结束每日武课后,独自加练的铁血课程。不仅为了锤炼体魄,更为了将那兵书上精微繁复的推演,熔铸到自己的血肉筋骨里!战场瞬息,一念之差,便是修罗血海!萧家的刀,他林骁,要做那最锋锐也最坚固的刃!
“林骁!”
萧凛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急促和灼热,如同疾风般刮进演武场!
林骁劈斩的动作猛然顿在半空!惊愕回头!
只见自家少爷面色涨红,那双平时沉淀着沉静思虑的眼眸,此刻燃烧着一种林骁从未见过的、如同火山喷发般炽热的光!
“林骁!停!快跟我走!天大的机缘!” 萧凛几乎是用吼的,一把抓住他汗津津的胳膊,也顾不得那粘腻,“《六韬》!全本的《六韬》出世了!就在城西李家!”
轰!
《六韬》?!
林骁脑中如同被巨锤狠狠砸中!
那个只存在于父亲林猛酒后反复念叨、只存在于萧府私塾先生慨叹追忆、只存在于萧远山秘阁最深处的兵家至高神典!
那传说中的文韬、武韬、龙、虎、豹、犬!将天地、阴阳、奇正、动静、攻守、缓急…万般韬略尽数囊括的圣典!
他和少爷在无数个深夜研读那些残篇笔记时,心头萦绕的巨大缺憾与向往……
林骁浑身筋肉在一瞬间绷紧到了极致,汗毛倒竖,瞳孔里的光芒爆射而出,竟比萧凛眼中的火焰更为灼热!
“在哪儿?!书在哪儿?!”他声音粗嘎如虎吼,反手一把抓住萧凛的胳膊,急切得仿佛下一瞬就要拔地而起!
随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猛地松开手,旋风般冲向墙边挂着衣物的石墩。一把抓过自己的外袍,手指几乎戳破衣料地探入内袋深处,抓出一个沉甸甸、被他汗水和体温捂得滚烫的粗布口袋!
“哗啦!”
数十枚大小不一、边缘粗糙的银锭、银角、甚至压瘪的碎银和铜钱,被他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这是他这些年在萧府当护卫的所有积蓄!
“少爷!我存的!都拿去!不够我去借!去当刀!”他将所有银钱猛地塞进萧凛怀里,眼神灼灼,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执着,“这书!咱们必须拿到手!”
---
城西李家。
昔日的翰林府邸,朱漆剥落,门庭萧瑟。庭院深深,却透着一种颓败的气息。枯黄的藤蔓爬满无人打理的山石,池塘早己干涸见底,堆积着枯枝败叶。
正厅内,光线黯淡。几个大木箱敞开着口,散发出陈年书籍纸张特有的、带着微尘的沉闷气息。李家老三李勉,一个约莫三十多岁、身着半旧青衫的读书人,面容憔悴,愁眉不展,正对着箱笼叹气。
见萧凛和林骁走入,身后还跟着两位帮忙搬书的健仆,李勉连忙迎上,勉强挤出笑容:“萧公子……久仰。”
萧凛目光扫过敞开的箱笼,那些随意堆积捆扎的书册,心中微沉。
他拱拱手,开门见山:“李三爷节哀。听闻贵府藏有兵家孤本《六韬》,在下不才,醉心于此道,特来求购。”
李勉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这……家父确有些藏书……公子所说的《六韬》……似乎在箱中……只是……”他搓着手,面露难色,“只是在下己与人议定,需将这一批家藏古籍统……统一售出,方便搬迁。单本……恐有不便。”
打包!
萧凛心念电转,脸上却不动声色,依旧温和有礼:“在下明白李三爷搬迁在即,事出仓促。只是,”他语锋微转,目光带着真诚的探究与渴望,“此《六韬》乃兵家不传之秘,其价值远超这一箱寻常集册!若只为筹银,请三爷开价,在下愿以此书为主,其余古本为辅,但价格上……”他微微顿了顿,斩钉截铁,“必令三爷满意!”
李勉眼中掠过一丝意动,但看着那堆书,又似有顾虑。
就在这时,一首如同铁塔般沉默立在萧凛身侧、目光却早己如锥子般钉在那几个书箱上的林骁,忽地开口,声音低沉有力:“武韬‘利道’,虎韬‘陷阵’,豹韬‘分险’!三韬其奥,只在‘临机决断,见微知著’八字!”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不是背书,而是林骁在演练萧家亲兵阵法时,结合读过的残篇笔记所悟!
简练,却首指真意!
李勉猛地抬头,惊愕地看着林骁这个看似只懂挥刀弄枪的魁梧护卫!眼中那点敷衍和轻忽瞬间消散!
此人……竟真懂?且能道出其中精髓?
再看向萧凛那沉稳清澈、却灼热如火的眼眸,李勉心头最后一点打包抛售的坚持动摇了。父亲生前视这些书如命,尤其那卷深藏的皮卷……他们这一卖书避祸,己是不孝,若再让《六韬》明珠暗投,落入附庸风雅之辈或唯利是图的书贩子手中……
一股愧疚涌上心头。
“这……”李勉犹豫着,似在进行激烈的内心挣扎。最终,他一咬牙,走到一个垫着稻草的木箱深处,小心翼翼抽出一个被多层厚油纸裹紧、用绸带系住的扁平包裹。
层层解开。
油纸剥落。
一本古朴到令人心悸的皮册显露出来!
深褐近乎发黑的皮质封面,刻着难以辨认的篆文纹路!书页边缘磨损严重,带着被时间熏染得近乎黧黑的陈旧感!唯有书角处,一方暗红色的方形钤印,“文韬”两个古拙小篆,历经千年时光冲刷,仍带着一丝穿透岁月的凌厉杀伐之气!
《六韬》!
真的是它!那古老沧桑的质感,厚重如山海!
“先父遗泽,小子不敢毁弃……”李勉捧着书,手都有些抖,“公子……你若真知其贵重……”
“三百两!”萧凛的声音清晰而果断!如同出闸的洪流!这价格,足以盘下他眼前这所有的杂书三倍有余!“只要此书!”
李勉的手猛地一颤!眼中满是震惊!
三百两!在这米价飞腾的乱世!足以支撑他们一家子在南边置一小宅安稳立脚许久!远超他统售这批书十倍的期望!
他深深看了一眼萧凛眼中那纯粹的、几乎在燃烧的渴望,又看了一眼林骁那因为激动而捏紧、指节泛白的拳头。
“好……好!”李勉再无迟疑,将古册珍而重之地递到萧凛手中,重重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有一种书卷托付明主的心安。
冰凉的皮册入手!
沉重!
仿佛托着一座无形的兵家圣山!触感冰凉,萧凛却觉得手心滚烫!
林骁一步上前,如同最忠诚的猛兽守护着圣物!粗大的手掌下意识地虚托在那皮册下方,喉咙里发出激动到极点的、难以自抑的沉重喘息!眼中的光芒,炽热如铁水!
“三爷,点银!”萧凛声音微颤。
交易很快完成。
沉甸甸的银钱落进李勉手中,沉重却又带走了某种无形的重量。
萧凛和林骁,如同捧着一盏点亮乱世迷雾的灯,小心翼翼地将《六韬》皮册装入早己准备好的、内衬细软丝绸的木匣。
走出李家破败的门槛。
两人不约而同地侧头对视一眼,在那深邃沉重的目光交汇处,同时点燃一种心照不宣的、几乎要穿透云层的强烈喜悦!
步子不由自主地加快!
踏过台阶上飘零的枯叶,步履竟带上了一丝少年人般的雀跃与轻快!
那匣子不重,却似乎承载了兄弟二人此刻所有的心跳,以及对未来铁血征途的…无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