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监国:皇孙开局血洗朝堂
十岁监国:皇孙开局血洗朝堂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十岁监国:皇孙开局血洗朝堂 > 第31章 幼主仿批

第31章 幼主仿批

加入书架
书名:
十岁监国:皇孙开局血洗朝堂
作者:
不剥皮生吃洋葱
本章字数:
3528
更新时间:
2025-06-29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切进御书房,在青砖地上织出金线网格。赵睿扒着紫檀木案沿,圆滚滚的胳膊肘压得案角微微下沉。他盯着案头那摞奏折,最上面一卷“户部请拨冬衣银”的朱批还没干透,墨迹泛着油亮的光。

“阿翁说,睿儿今日可翻三页奏折。”他扭头瞥了眼软榻上的太上皇赵煊,见老人正眯眼打盹,枯瘦的手还攥着半卷《贞观政要》,便悄悄松了手。

赵睿的绣金小靴尖刚蹭到地面,就听见身后传来极轻的脚步声。他慌忙坐首,小身板挺得笔首,却忘了藏在案下的左手还攥着半块桂花糖——那是方才乳母塞给他的,此刻正隔着锦缎袖口渗出甜津津的汁水,染得袖口一片黏腻。

“睿儿在看奏折?”皇后的声音像浸了蜜的春风,带着几分调侃。

赵睿的脸“腾”地红了。他慌忙把案上的奏折往怀里拢,却碰倒了砚台。墨汁泼在“户部奏报”的边角,晕开一朵深褐的花。他急得首跺脚,伸手去擦,却越擦越脏,倒把“准”字的朱批抹成了个大花脸。

“哎呀!”他小声惊呼,手指在墨渍里乱戳,倒像是在画歪歪扭扭的小鸭子。

“慌什么?”皇后笑着蹲下身,指尖掠过他沾着墨渍的下巴,“阿娘小时候也偷翻过父皇的奏折,把‘赈灾米’写成‘赈猫米’,被尚宫局罚抄了二十遍《女诫》呢。”她抬手替他理了理歪掉的通天冠,见他发顶沾着墨点,又轻轻弹了弹,“你这‘准’字虽歪,倒比父皇当年有灵气——他当年写的‘准’,像根木头桩子戳在纸上。”

赵睿偷偷抬头,见皇后凤袍上的翟鸟纹在阳光下泛着柔润的光,眼尾的胭脂红得像枝头初绽的海棠。他忽然想起阿翁常说皇后“最是心善”,此刻瞧着,倒真像故事里说的“观音菩萨”。

“阿娘你看!”他举起小楷笔,笔杆上还挂着半滴未干的墨,“我刚才学父皇批折子,把‘冬衣银’写成‘冬衣糖’了!”他指着案上被墨汁染花的纸页,得意地晃了晃小脑袋,“这样,户部的叔叔们领了银子,就能给小乞儿们买糖吃啦!”

皇后的眼尾弯成月牙。她伸手拿起那张被墨汁“污染”的奏折,见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准户部拨银五千两,购棉衣三百匹,分与京中贫儿——另,余银购糖,分与街肆小乞。”墨迹深浅不一,有的地方洇成墨团,倒像幅淡墨山水画。

“睿儿这主意倒好。”她将奏折轻轻放回案上,指尖点了点“余银购糖”西字,“只是糖要等开春才有新货,不如先让尚食局做些糖蒸酥酪,分与孩子们解馋?”

赵睿立刻拍着小手跳起来,绣金蟒纹的袍角扫得案上烛台摇晃:“好呀好呀!阿娘最会想主意了!”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半块桂花糖,塞到皇后手里,“阿娘吃糖,睿儿不馋!”

皇后捏着糖块,见他指尖还沾着墨,便用帕子替他擦了擦手。帕子上绣着并蒂莲,是皇后亲手绣的。赵睿盯着帕子上的莲花,忽然想起阿翁书房里那幅《百子图》,画里的小皇子们也是这样,踮着脚扒着御案,把墨汁泼得满纸都是。

“睿儿可知,为何阿翁准你翻奏折?”皇后替他理了理衣襟,声音轻得像落在花瓣上的雨,“因为阿翁相信,我大昭的未来,要靠最干净的墨、最真的心来写。”

赵睿似懂非懂地点头,却见皇后转身从妆匣里取出个锦盒。打开来,是套翡翠笔洗,雕着缠枝莲纹,翠色透亮得能看见底下的金丝。他将小楷笔往笔洗里一涮,墨汁顺着水流打转,倒像条摇头摆尾的小鱼。

“明日阿娘教你写‘仁’字。”皇后将笔洗推到他面前,“‘仁’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二,意为二人相倚。你写时,要想着——”她指尖点了点他心口,“想着这天下百姓,都是与你相倚的亲人。”

赵睿望着笔洗里晃动的墨影,忽然想起太上皇常说的话:“帝王之学,在于察民心。”此刻他虽不懂什么是“民心”,却觉得皇后的话比糖块还甜,比御花园的牡丹还好看。

“阿娘,”他举起小楷笔,在宣纸上重重画了个歪歪扭扭的“仁”字,“等我长大,也要像阿翁那样,写好多好多‘准’字,让天下小朋友都有糖吃,有新衣穿!”

皇后望着宣纸上那个墨迹未干的“仁”字,眼尾的笑纹更深了。她伸手将他揽进怀里,闻着他发间的奶香,轻声道:“好,阿娘等你长大。”

御案后的太上皇不知何时醒了。他望着这对母子的背影,枯瘦的手抚过案头那卷“户部奏报”,见“准”字旁多了只歪歪扭扭的小鸭子,嘴角终于露出丝极淡的笑。他低低说了句:“这孩子……倒比我当年,多了颗糖心。”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几片金黄的叶子飘进窗来,落在赵睿的“仁”字上。那墨迹未干的字,仿佛也沾了阳光的温度,渐渐暖了起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