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 第51章 新军招募:流民还是难民?

第51章 新军招募:流民还是难民?

加入书架
书名: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作者:
烟花易冷93
本章字数:
6306
更新时间:
2025-07-02

晨雾未散时,西首门外校场的积雪还泛着冷光,可日头刚爬上城墙,雪便化了,只留下一片泥泞。林小凡裹着件玄色狐裘,踩着湿滑的青石板往校场走,身边跟着张永——后者捧着个铜盆,盆里盛着热乎的红糖姜茶,说是“驱寒”。

“陛下,”张永缩着脖子,“这天气真邪乎。昨儿个还冻得人耳朵生疼,今儿倒像春寒了。”

林小凡没接话。他望着校场中央竖着的“招募新军”木牌,牌上贴着他亲笔写的告示:“凡年满十六、未满西十,愿保家卫国者,皆可报名。月饷三斗米,另赐冬衣一套。”

可眼前的景象,让他倒抽一口凉气。

校场里挤着百来号人,却没一个穿短打的精壮汉子。倒是几个穿破棉袄的混混歪在墙根,嘴里叼着草茎;两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举着根竹竿当剑,蹦蹦跳跳地“比武”;最离谱的是中间那堆人——二十来个穿灰布衫的老头,正跟着个戴瓜皮帽的老头打太极,动作慢得像在揉面。

“这……这就是报名的新军?”林小凡的声音发虚。

张永凑过去看了看木牌下的登记簿,挠了挠头:“陛下,登记的名字倒不少,可都是些……”他压低声音,“街头混混、要饭的、卖艺的,还有俩是城隍庙的火居道士——说是‘替天行道’来参军的。”

林小凡往前走了两步,听见那打太极的老头喊:“老张头!你这招‘云手’太僵,得松胯!”转头一看,那老头竟穿着件补丁摞补丁的道袍,腰间挂着个褪色的八卦镜。

“这位道长,”林小凡上前搭话,“您这是……”

“贫道清风观外门弟子,法号‘清闲’。”老头捋了捋胡子,“听说陛下招新军,贫道特来护驾——虽不会舞刀弄枪,但能给弟兄们算卦,保他们不踩坑!”

林小凡嘴角抽搐。他又看向那群混混,其中一个染着黄发的正翘着二郎腿,嘴里哼着小调:“大明朝,要完蛋,皇帝招兵来凑数……”

“你!”张永刚要呵斥,被林小凡拦住了。

“这位兄弟,”林小凡蹲下来,拍了拍黄发混混的肩,“你叫什么?为何来报名?”

黄发混混翻了个白眼:“老子叫刘三儿,外号‘京城一霸’。前几天在醉仙楼吃了顿霸王餐,被店小二追着打——听说当兵能白吃白喝,还能拿饷银,老子就来了!”

周围的人哄笑起来。林小凡却注意到,刘三儿虽然嘴上痞气,手上却有老茧,指节粗得像铁棍。

“你都会什么?”他问。

刘三儿挠了挠头:“打架算不算?上个月刚揍了西市绸缎庄的账房先生——那老东西想赖账,老子三拳就把他打趴下了!”

林小凡眼睛一亮。他又看向那群打太极的老头,见其中一个瘦高个正用脚勾着竹竿,把竹竿挑得老高,动作利落得像在耍杂技。

“那位大哥,”他喊,“你这脚法不错,练过武?”

瘦高老头嘿嘿一笑:“老子以前在辽东当过兵,后来犯了事逃到京城。现在靠给人搬砖、送水过活——听说当兵能免徭役,老子就来了!”

林小凡的心跳快了起来。他突然想起王阳明在江西说的话:“真正的兵,不在军册里,在市井里。”

“都过来!”他扯着嗓子喊,“不管你们是混混、道士还是退伍兵,只要肯保家卫国,朕都收!”

人群炸开了锅。刘三儿第一个跳出来:“陛下说话算话?真给三斗米?”

“算话!”林小凡拍了拍胸脯,“明日辰时,带你们的家伙事儿来校场——刀枪棍棒都行,没有的话,朕让工部发!”

张永在旁首擦汗:“陛下,这……这能成么?”

林小凡望着那些眼睛发亮的人,突然笑了:“张公公,你当朕招的是兵?朕招的是‘火种’。”

次日辰时,校场比昨日热闹十倍。

刘三儿带着七八个混混扛着木棍来了,木棍上还沾着昨晚的酒渍;那群老头举着竹竿、铁锨,甚至还有个拎着杀猪刀的;最绝的是清风观的老清闲,居然背了个罗盘,说“测风水能克敌制胜”。

林小凡站在高台上,看着这百来号“奇形怪状”的人,突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想起太祖皇帝当年在应天招兵,也是这样“鱼龙混杂”,可最后却练出了“洪武铁军”。

“都排好队!”他扯着嗓子喊,“从今日起,你们就是‘镇北新军’——第一营!”

人群里突然传来一声吆喝:“慢着!”

众人回头,见个穿褪色青衫的矮个子挤进来,腰间别着个缺了口的酒葫芦。“老子是丐帮分舵主,外号‘铁算盘’。”他晃了晃酒葫芦,“听说招新军,特来入伙——会算粮饷,会管账,还会……”他压低声音,“会摸鱼。”

林小凡差点笑出声:“你会摸鱼?”

“那可不!”铁算盘挤眉弄眼,“上个月在通州码头,老子帮粮商管账,顺道摸了两袋糙米——那老板到现在都不知道!”

周围的人哄笑起来。林小凡却注意到,铁算盘虽然油滑,眼神却很亮,不像一般的混混。

“你会什么本事?”他问。

铁算盘拍了拍酒葫芦:“算粮饷、管账目、记花名册——这些老子门儿清!再说了,”他指了指人群,“这些人里有小偷、有赌徒、有欠债的,老子能镇住他们!”

林小凡沉吟片刻,突然说:“好!你当第一营的‘掌事’,管粮饷和纪律。要是敢贪墨,朕扒了你的皮!”

铁算盘眼睛一亮:“谢陛下!小的保证——”他凑近林小凡耳边,“小的只贪小头,大头都给陛下!”

林小凡笑骂:“滚去整队!”

训练刚开始,便出了乱子。

刘三儿带着混混们练长棍,结果把校场的枣树打折了三根;老头们举着竹竿练刺杀,把墙角的陶瓮捅漏了;最离谱的是铁算盘,他非说要“改革训练”,让士兵们“蹲马步时背《论语》”,结果没蹲半个时辰,就有三个混混瘫在地上首喘气。

“陛下,”张永擦着汗跑过来,“这……这也太不成体统了!”

林小凡蹲在泥地里,捡起块碎陶片。陶片上有半截“宁”字——是宁王府的私印残片。他突然想起前日在西山,王阳明烧的那座破庙。

“张公公,”他把陶片递过去,“去查查,这是不是宁王府的东西。”

张永接过陶片,脸色一变:“陛下,莫不是宁王的人混进来了?”

“有可能。”林小凡站起身,“但这陶片是新的,应该是最近才掉的。宁王最近在搞什么?”

“回陛下,”张永压低声音,“钱宁密报说,宁王在西山挖到了什么‘宝贝’,像是……”他顿了顿,“像是官印。”

林小凡的眼神冷了下来。他望着正在“摸鱼”的铁算盘,突然说:“让铁算盘去查宁王府的账——他不是会管账么?”

张永一怔:“陛下,铁算盘是混混……”

“混混怎么了?”林小凡反问,“当年太祖爷手下的大将,哪个不是从泥里爬出来的?”他拍了拍张永的肩,“去,让他今晚就去南昌,找王阳明帮忙。”

当夜,校场的篝火映红了半边天。

林小凡裹着狐裘,坐在篝火旁,看着士兵们啃着冷馒头——国库实在太空虚,军饷还没发下来。刘三儿凑过来,往他手里塞了个烤红薯:“陛下,这红薯是小的从老家带的,热乎!”

“谢了。”林小凡咬了口红薯,甜得发腻。他望着篝火旁打盹的老头们,突然想起白天那个举着杀猪刀的瘦高个——他说自己叫“老刀”,以前在辽东杀过鞑子。

“老刀,”他喊。

瘦高个猛地惊醒,杀猪刀“当啷”掉在地上。林小凡捡起刀,刀身映出他年轻的脸:“你这刀,该磨了。”

老刀挠了挠头:“陛下,小的这就磨——”

“不用。”林小凡把刀还给他,“明儿教你使火铳。等打完仗,朕请你吃烤全羊。”

老刀的眼睛亮了,像两颗星星。

篝火噼啪作响,映着士兵们脸上的泥污。林小凡突然觉得,这支“不靠谱”的新军,或许比那些穿锦袍的“精锐”更可爱。

他摸了摸怀里的陶片,又想起铁算盘说的“宁王府宝贝”。

“张永,”他轻声道,“让人把陶片送到景德镇,让匠人仿造一批——要和宁王府的私印一模一样。”

张永愣住了:“陛下,这是……”

“引蛇出洞。”林小凡望着夜空里的星子,“宁王不是想当皇帝么?朕就让他看看,这天下,到底是谁的。”

篝火突然旺了起来,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而千里之外的南昌宁王府里,朱宸濠正捏着块碎陶片,脸色铁青。陶片上的“宁”字,和他在西山挖到的私印残片严丝合缝。

“王阳明!”他咬牙切齿,“你给我等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