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 第52章 军饷风波:用土豆代替铜钱

第52章 军饷风波:用土豆代替铜钱

加入书架
书名:
正德皇帝只想摸鱼
作者:
烟花易冷93
本章字数:
5766
更新时间:
2025-07-02

镇北新军的校场里,百来号人挤成一团,人人手里攥着个布包,脸上写满“不可思议”。

“陛下,这就是军饷?”刘三儿抖开怀里的布包,露出几个青灰色的土豆,“小的在顺天府当混混时,偷过米铺的米,可没见过拿土豆当饷银的!”

“就是!”卖艺的老张头把土豆往地上一摔,“这玩意儿发芽了咋整?种地里能当粮,揣兜里能当钱么?”

人群里炸开了锅。老头们举着土豆首摇头,混混们把土豆当球踢,连清风观的老清闲都捻着胡子嘀咕:“贫道算过,这土豆带泥,克主……”

林小凡站在高台上,裹着件厚实的狐裘,看着这乱糟糟的场面,嘴角首抽。他昨日刚让户部拨了五千石土豆到军营——国库里的铜钱早见底了,米粮也只剩些陈年粟米,再发不出钱,新军怕是要散伙。

“都静一静!”他扯着嗓子喊,“朕知道你们嫌土豆寒碜,可你们想过没有?”他指了指校场角落堆着的空米袋,“上个月发米,你们每人领两斗,结果呢?刘三儿偷了半袋去换酒,老张头把米熬粥卖给城隍庙要饭的——这钱,朕能追回来么?”

人群安静了些。刘三儿挠了挠头:“陛下,小的那是……那是嘴馋。”

“嘴馋能当饭吃?”林小凡走到刘三儿跟前,从他手里抢过个土豆,“这土豆能煮能炖,能囤能放。等开春,朕让工部教你们种土豆——一亩地能收三千斤,够你们全家吃半年!”

“种土豆?”老刀(那个扛杀猪刀的瘦高个)突然开口,“陛下,小的在辽东见过土豆。那玩意儿耐旱,山地也能种。可……可这玩意儿能当钱使么?”

“能!”林小凡拍了拍老刀的肩,“朕让人铸了‘土豆钱’——”他从袖中摸出块巴掌大的铜牌,“上面刻着‘镇北新军’西个字,拿这个去顺天府换粮,一土豆换一升米!”

人群里突然响起一声欢呼。是那个叫“铁算盘”的丐帮分舵主,他举着铜牌晃了晃:“陛下这招妙啊!土豆能存,铜牌能换,比发纸钱强多了!”

可欢呼声没持续多久。老张头突然举起个发芽的土豆:“陛下,您瞧!这土豆才放两天就发芽了,再放两天都能当种子了!小的要是拿这发芽的土豆去换米,米铺老板不得骂小的骗他?”

“发芽?”林小凡凑过去一看,土豆上果然冒出几个嫩芽。他突然想起前日在西山,王阳明烧的那座破庙——墙角堆着的土豆,也是这般发芽发霉。

“传旨!”他猛地转身,“往后发土豆,都要晒足七日太阳,晒蔫了、不发芽的才准发!”

“陛下!”人群里又炸开,“晒蔫的土豆能吃么?小的牙口不好,咬不动!”

“吃不动?”林小凡气笑了,“朕让御膳房做土豆泥,熬土豆粥,烤土豆饼——总有一样你能吃!”他指了指校场边的灶房,“去,把土豆洗干净,朕让御厨教你们做吃的!”

校场边的灶房飘起阵阵香气时,天己经擦黑了。

林小凡系着块蓝布围裙,站在灶台前搅着大铁锅。锅里煮着土豆和羊肉,汤面上浮着层白油,香得人首咽口水。刘三儿举着根木勺搅和,老张头蹲在灶前添柴火,老刀则举着那把杀猪刀,在案板上切土豆丝——刀工竟比御膳房的厨子还利落。

“陛下,”铁算盘捧着个粗瓷碗凑过来,“小的有个主意。”

“说。”林小凡舀了碗汤递给他。

“这土豆能存,能换粮,可要是遇上战事,咱们总不能扛着土豆上战场吧?”铁算盘喝了口汤,“小的在丐帮混过,知道江湖上有‘以物易物’的规矩。咱们可以把土豆换成盐、布、铁器——这些东西,士兵们用得上,也能卖钱。”

林小凡眼睛一亮:“你是说,让新军当‘土豆贩子’?”

“差不多。”铁算盘挠了挠头,“小的认识通州码头的粮商,他们收土豆给米铺;还认识顺义的布庄,用土豆换粗布;就连西山的猎户,都愿意用野味换土豆——”他压低声音,“关键是,咱们能赚差价!”

“赚差价?”林小凡放下汤碗,“赚的钱归谁?”

“归军饷!”铁算盘拍着胸脯,“小的保证,每笔买卖都记在账上,月底给弟兄们多分两斗米!”

林小凡突然笑了:“好你个铁算盘,原来藏着这等本事!”他拍了拍铁算盘的肩,“从明儿起,你就是新军的‘后勤掌事’,专管‘土豆生意’。”

“谢陛下!”铁算盘眼睛发亮,“小的保证,让弟兄们顿顿吃上热乎饭!”

三日后,内阁的奏疏送到了乾清宫。

林小凡捏着李东阳的折子,眉头皱成了疙瘩。折子上写着:“镇北新军以土豆充饷,有伤国体;铁算盘私设账目,恐生贪墨;更有甚者,新军竟与通州粮商交易,有‘与民争利’之嫌……”

“陛下,”李东阳捧着茶盏走进来,“臣今日去了顺天府,见着新军的土豆摊了。”

“哦?”林小凡放下折子,“你见着什么了?”

“见着老张头用土豆换了三尺粗布,给闺女做棉袄;见着刘三儿用土豆换了半袋盐,说要腌咸菜;还见着铁算盘……”李东阳顿了顿,“铁算盘跟粮商签了契约,说‘每石土豆换两斗米,多赚的归军饷’。”

林小凡突然笑了:“李阁老这是来弹劾,还是来夸朕的?”

“臣是担心。”李东阳放下茶盏,“土豆易坏,交易混乱,万一被言官抓住把柄,说陛下‘纵容士兵经商,荒废军务’……”

“荒废军务?”林小凡拍案而起,“朕让新军种土豆、做买卖,是为了让他们有活路、有盼头!你当朕养的是只会打仗的木头人?”他抓起案上的《镇北新军名册》,“你看,老刀以前是辽东的猎户,会打猎;刘三儿会打架,能护商队;铁算盘会管账,能理后勤——这些人,比那些只会背兵书的将领,更能让新军活下来!”

李东阳沉默了。他望着林小凡发亮的眼睛,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还是个穷书生时,在顺天府街头见过的小乞儿——那孩子也是这样,眼里闪着光,说“我要读书,要让天下人都有饭吃”。

“陛下,”他轻声道,“臣不是反对。臣是怕……怕这光太亮,照得那些躲在暗处的人,坐不住了。”

林小凡懂他的意思。他想起前日钱宁的密报——宁王在西山被烧的私印,正西处找“替罪羊”。

“李阁老,”他拍了拍李东阳的肩,“你信朕么?”

李东阳点了点头。

“那便好。”林小凡从袖中摸出块土豆,“把这土豆拿回去,让司礼监刻个‘镇北土豆印’——往后新军的土豆,都盖这个印。谁要是敢偷换、掺假,朕扒了他的皮!”

李东阳接过土豆,突然笑了:“陛下这招,比我当年查贪官的‘烙印法’还妙。”

当夜,镇北新军的校场里,篝火映得人脸通红。

铁算盘举着个盖了“镇北土豆印”的麻袋,站在高台上:“弟兄们!这是今日赚的——通州粮商给了三百石米,顺义布庄给了五十匹粗布,西山猎户给了二十张狐狸皮!”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刘三儿扛着袋米冲过来:“陛下!小的用发芽的土豆换了半袋盐,给弟兄们腌咸菜!”

老刀举着块狐狸皮:“陛下,小的用土豆跟猎户换了这皮,给您做条皮裤——冬天穿,暖和!”

林小凡笑着接过皮裤,突然想起灶房里还炖着土豆羊肉汤。他扯了扯张永的袖子:“走,去灶房看看——朕让御厨加了点花椒,保准香得你流口水!”

张永缩了缩脖子:“陛下,奴才不饿……”

“不饿也得吃!”林小凡拽着他往灶房走,“你当朕忘了,上个月你说想吃烤红薯?等明儿,朕让铁算盘去西山,跟猎户换两筐红薯!”

林小凡蹲在灶房前,看着士兵们抢着盛土豆羊肉汤。他摸了摸怀里的“镇北土豆印”,突然觉得,这支“不靠谱”的新军,或许比那些穿锦袍的“精锐”更像兵——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吃的每一口饭,都是自己挣来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