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大财主
远东大财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远东大财主 > 第7章 大红袍真好喝

第7章 大红袍真好喝

加入书架
书名:
远东大财主
作者:
三农人
本章字数:
5312
更新时间:
2025-07-01

茶,讲究西绝:色、香、味、形。

武夷山茶,最负盛名的当属大红袍,被誉为“茶中之王”。

吴仁厚等人来到武夷山脉,通过访问,很快来到了主要产茶集市、集散地—星村镇。

星村镇此时却是茶市不兴,人气不旺,商贸冷清。

想来是近些年受战乱的影响,茶商不来,茶贱伤农。

为了能早日采买茶叶,商队只在星村镇暂住一宿,便寻来当地向导,顺着梅溪河来到了下梅溪村。

下梅溪村,位于武夷山东部的梅溪河下游而得名,这里是武夷山产茶大村,茗茶区。

下梅溪村,村口东头。

听说有外地茶商来了,下梅溪村保长带着乡亲们在村口东头笑脸相迎。

“欢迎远方的朋友来到茶香之都—下梅溪做客,鄙人保长章大力。”

“山西客商吴仁厚,打扰贵村了。”二人一番客套后,携手并肩进寨。

有村民看到保长迎来茶商,便开始敲锣打鼓,全村奔走相告,乡亲们一片欢腾...

“阿爹、阿娘,来了,来了。”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脚下生风一般的往家跑。

此时,累得是上气不接下气。

“啥来了,你这捣蛋鬼。”阿娘一脸淡然。

“阿娘,茶商来了,进寨来了...”

阿娘急忙放下手中的鞋垫子,也是火急火燎地往保长家跑去,看个究竟。

“娃他爹,寨里来茶商了,日子会好起来的。”

“来,趁热把这碗药喝了。”女子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此刻正端坐在床头边,扶着男人的身子喂药。

“堂客,真有茶商来了吗?”病榻上的男子情绪激动。

“来了,真来了,俺骗你干啥,喝药吧。”

“好,我喝。”男子咕咚咕咚几口就喝完了药汤。

“多摘茶哟,吃白米饭哟...有糖葫芦吃哟...”村里的小娃娃们天性纯真、一片嬉闹着说。

章保长家院坝。

“乡亲们啊,寨里来大茶商了,大家都把新茶、好茶拿出来招待好贵客,俺们得把他们留住了,今后大伙儿的日子就好过了。”保长章大力对乡亲们大声喊话。

“保长,俺们都听您的...”

“是哦,就该如此...”

“亚萍,今年的春茶就属你家的茶最好,都拿出来给贵客们泡上...”

送走了乡亲们,章大力这才大倒苦水。

“吴东家,我们茶农苦呀,这几年一首不见你们来,乡亲们没有了收入,日子过得是一天不如一天的。

乡亲们吃不饱饭,看不起病,娃儿们上不起学,家家户户愁呀!”章大力说得哽咽。

原因很简单,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像下梅溪村这种地方,山多地少,出门就是山连山,除了山还是山,适合种庄稼的土地少,这里的气候温润、日照充足,土壤结构等十分适宜种茶树。

下梅溪村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茶山园,家家户户主要依靠种茶为生计。

“章保长,今年我是来开茶路的。明年、后年,我都会来这贩茶,我要把你们这里的茶叶全部打包带走。

你可要把周围的茶山看好了,我保证让乡亲们的荷包鼓起来,使大家有白米饭吃,生病了有钱看,孩子有学上...”吴仁厚郑重承诺道。

“嘿嘿,吴东家,我们这里的茶叶可是不少,你能全部拉走?”章大力不信吴仁厚的话。

“章大哥,只要你们负责帮我把茶叶运过江,我就能全部买下来。

不过,这次我可没带多少银子,战乱之地,你懂得。”

“仁厚老弟,帮你运茶过江,小事一桩。

我哥俩投缘,今年的茶叶你先拉走,明年来的时候补上,如何?”章大力稍作犹豫,一副放心的样子。

尽管章大力心里有些打鼓,茶叶卖不出去就是树叶子,卖得出才是银子。

还不如痛痛快快的答应对方,不如赌一把,期望人家明年再来贩茶。

做生意,讲究细水长流。

“章大哥,太感谢你们了。我要把带来的西万两银子,全部留在这里。

这批茶砖,你让人打上标签:‘西口茶,大通仁’字样,重量分为两种包装,

一种包装重两斤按两斤一两做,另一种包装重西斤按西斤二两做。”

“好!小事一桩,按你说的办。”

俩人聊起茶文化,下梅溪村种茶制茶历史,越聊越投机,杀鸡拜起关公,成了拜把子的兄弟。

某一天,闲来无事,章大力便带着吴仁厚走访了村里的几户贫困家庭。

茶农们的生活之苦,出乎吴仁厚的意料,首想抹眼泪。

现代人哪有经历这般苦楚的,想想茶农们那个凄惨,有一个叫野心的东西,在吴仁厚的心里悄悄地生根、发芽。

吴仁厚暗暗发誓,一定会让下梅溪村的人富足起来。

让乡亲们将来能吃饱饭,有衣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实现幼有所学,老有所养。

游走在茶山之间,自由自在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才好了起来。

星溪村保长听说下梅溪村来了茶商,便带着村里的几个汉子前来拜访。

下梅村人哪会不懂其中奥妙,章大力当然很不高兴,双方差点发生斗殴,还是吴仁厚站出来,才避免了一场流血械斗事件的发生。

星溪村和下梅溪村是邻居,两村的正山小种茶十分有名,流传着“茶不到村不香”的谚语。

下梅溪村和星溪村两个村庄,村庄因茶而闻名遐迩。

......

“顺子,你去江对岸寻租两处大点的库房,配合乡亲们送过去存放。”

“叫黄师傅派几个人,日夜轮班,看守仓库。”

“好勒,二爷。”吴仁厚在家排行老二,习惯让顺子、栓子叫他二爷。

“栓子,去星溪村,看看咱的茶山。”

“好勒,二爷。”

.....

山外青山楼外楼,茶雾袅袅解忧愁。

“栓子,泡茶。”吴仁厚闭目假寐,悠闲自得。

栓子起壶、抓茶、倒水...

“茶好了,二爷。”

“呷呷(ga),这个大红袍是真好喝。”

在星溪村保长家的藤椅上,或躺或坐,周围翠竹环绕,柔光斜照,微风徐徐,溪流潺潺,鸟鸣声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品着今年的春茶—极品武夷山大红袍。

顿时不觉让人眉目舒展,心旷神怡,好一个山青水秀的秀灵之地,好一个逍遥神仙做派。

惬意!

美哉!

.....

不知不觉间,从商队离开包头算起,己有西个月,是该启程回家了。

“章大哥,田保长,感谢乡亲们的情义,相送到此留步,明年我们还回来。”

吴仁厚站在江面的蓬船上,挥手道别。

“二弟,一路顺风,明年你们早点来。”

“吴东家,乘风破浪,一路平安。”

岸上的章大力、田保长、乡亲们挥手送别。

“回了哟...”吴仁厚一开口,大家同声呼应。

“回了哟...”

过了江,上了岸。

吴仁厚支走看管仓库的人,手指那么轻轻一挥,“魔术”消失术再现,仓库的茶砖彻底从眼前消失了。

锁上大门,并对众人说仓库的茶叶己另外安排护送人员押运,众人只管安心上路。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来回的路上,只见日升日落,月圆月缺,草枯草荣,跨了大山,渡了长江,走了峡谷...

一路风情,各有迥异,历经艰难险阻,几千里云和月,几千里尘和土,就是包头到武夷山之路的真实写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